首页>正文

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机会和应用场景


2019年3月和6月,《成都市城市机会清单》已先后发布两批,新经济领域扶持正在从“给政策”到“给机会”进行转变。但成都需要加强政府和企业的双向沟通,双向理解应用场景。调研中发现曾有园区承接国家重要活动落地,有关部门在此放置了不少垃圾分类箱,却不知道园区内就有专门从事垃圾分类回收创新模式的企业。可见对企业扶持不能仅仅停留在提供资金补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对城市机会的期待,更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企业在应用场景上共同发现培育打造样板,再将样板在全国复制。

成都六大经济形态企业应用场景较分散,目前成都新经济没有一个占据战略高点的标签,比如天津、上海是AI,杭州是云计算,贵阳是大数据,无锡是IoT,成都迫切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标签,并且这个标签有广泛的产业结合度和底层技术空间。


建议23:形成政府与企业就新经济场景常态化构建的沟通机制。由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牵头,将监测的全市新经济企业逐步纳入统计范围,分类建立本市新经济企业的优势型、潜力型应用场景数据库,每半年筛选新兴场景,制定培育支持措施,结合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将独角兽、上市公司、头部企业视为“城市合伙人”,对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头部企业需求的场景示范应用,加强调研统计和政策支持。


建议24:聚焦核心标签形成应用场景的政策与技术高地。可将“智能网络”作为核心标签,针对未来超高清视频交互、AR/VR、远程驾驶、高可靠性工业物联网、城市大脑等领域对网络端对端传输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进一步放大成都在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安全、超高清视频、云游戏、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产业的协同作用,借此机会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网络产业集群,把成都打造成智能网络产业聚集地,开发推进智能网络+汽车、智能网络+医疗、智能网络+家居、智能网络+文创等符合本地特色的重点应用场景,为企业按需提供差异化、精细化服务的智能网络管道,吸引人才和企业依附。


建议25:在行业结合领域打造未来场景载体,建设智慧城市。成都应在环境生态、科技、医疗、教育、商业等结合领域开展场景中远期规划,为场景创新留白,在考虑未来技术基础上推进场景研究。可根据天府绿道建设进度,大力结合智慧运动科技,布设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将天府绿道优势路段建设成为用户画像可识别、运动数据可监测、文创IP可引入的智能绿道。吸引科技企业、文创企业参与天府绿道的智慧建设运营,进一步挖掘天府绿道与环保、运动、康养、文创、教育、科技的结合点,为前沿场景提供充分发展机遇与空间。未来将成都打造成为中国最具智能特色绿道覆盖的城市。可根据各类人工智能产品所需,大力提供测试场景,建设人工智能测试场、科技街区等测试应用场所。鼓励生活服务类机器人在成都重点商业场所进行投放;鼓励快递机器人在封闭路段、重点园区投入使用;鼓励为负载机器人、勘测机器人提供郊野训练真实环境;鼓励为无人机企业开展试飞、应用测试提供安全空间和落地场景;鼓励在成熟条件下为无人驾驶企业提供大范围路测实验场地,结合运营商、设备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企业、整车厂商、共享出行企业、文旅企业多方面需求,将5G+无人驾驶打造成综合型平台场景。未来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最适宜人工智能应用测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