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潮味力觉醒 李锦记企业奖学金烹饪比赛在成都举行
百年民族企业的李锦记,他始终以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为己任,而我们作为未来的餐饮新星,也要有这样的责任与担当,保留与发扬传统饮食文化,为传统注入新活动,让国潮也能和传统餐饮融合。
起锅烧油,倒肉末,淋上酱汁,下食材……4月14日下午,在成都财贸职高中餐烹饪实训室内,近百名烹饪学子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是主题为“国潮味力新觉醒”的李锦记企业奖学金的烹饪比赛现场:菜刀与砧板混杂着的有节奏的声音,酱汁与食材在火候中交织的香味。此次烹饪比赛由李锦记主办,并得到了成都华尔道夫酒店、成都金牛区陈荣剑大师工作室的共同支持。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60名青年烹饪专业的学子脱颖而出获得奖学金殊荣。
微信插入视频号链接
用酱心烹制中国味
“传统的和创新的是可以相互融合,有更加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成都财贸职高烹饪专业老师、中国烹饪大师陈荣剑老师认为,川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调味是川菜文化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怎样运用丰富的酱料调制出具有特色的中国味,也是我们烹饪教育中需要传递给年轻厨师的内容。”
成都华尔道夫酒店的行政总厨杨凯是此次李锦记奖学金烹饪比赛的特邀行业评委,作为从业30余年的厨师前辈,他认为,中国味的弘扬离不开厨师的严谨与专业,也与酱料的运用密不可分。“正如李锦记酱料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一样,作为味力表达者的厨师们,也应不断更新运用酱料的创新力,赋予菜式新的活力。”
成都华尔道夫酒店行政总厨杨凯在比赛现场与学生交流
当天的烹饪比赛现场,来自学校烹饪专业的近百名同学,有人用传统中式面点表达对国潮饮食文化的诠释,有人用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冷拼雕刻技艺展现出传统技艺的新应用……每一位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国潮饮食”,讲述具有个人特色的国潮新故事。
用匠心培养青年厨师
近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正式表决通过《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这是全国首个涉及川菜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从川菜产业发展、传承和弘扬川菜文化、加强人才培养、川菜科研创新等方面对川菜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定。
李锦记酱料助力参赛选手的菜品呈现
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下,赋予川菜新的活力,让更多年轻厨师喜欢川菜、了解川菜、进而发展川菜是现下烹饪教育需要解决的课题。多年来,李锦记始终关注年轻厨师的发展,从2011年推出“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资助经济困难的有为青年学习中餐烹饪,为餐饮行业注入新活力;到2015年在北京、广州、成都、上海四地启动“李锦记奖学金”项目,鼓励在烹饪专业品学兼优的职高学子;再到去年官宣“名菜、名厨、名店”三大核心战略,提升名厨的社会影响力,助力厨师成长与提升。值得一提的是,2015级李锦记希望厨师何兴辉也是本次烹饪比赛的行业评委,毕业于2018年的他曾获得首届世界青年学生烹饪艺术大赛凉菜金奖,如今他是成都怡心湖日航酒店的点心厨师长。
“通过这次比赛,我体会到了,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尤其是川菜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新生代川菜厨师的责任。作为百年民族企业的李锦记,他始终以发扬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为己任,而我们作为未来的餐饮新星,也要有这样的责任与担当,保留与发扬传统饮食文化,为传统注入新活动,让国潮也能和传统餐饮融合。”此次李锦记企业奖学金二等奖获得者彭燃枝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60名烹饪专业的中职学生获得李锦记企业奖学金
李锦记中国企业事务总监赖洁珊女士认为,随着全国首个涉及川菜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的出台,川菜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愈发重要,如何通过国潮的表达方式解构传统川菜的地域特色,用年轻化的表达激活川菜文化生命力,是李锦记作为百年民族品牌应担当的社会责任。未来,李锦记也将持续通过企业奖学金、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等公益项目聚焦青年厨师的发展与成长,助力餐饮行业通过“传承+创新”的方式提升国潮饮食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