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制菜大热,“川菜王国”做好准备了么?
政策推进、园区打造、资本引育、科研攻关、场景创新……
预制菜大热,“川菜王国”做好准备了么?
4月16日,一个“国字头”行业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给本就烧得火热的预制菜行业又添了一捆干柴。
这是一个由农业部门主导的联盟,农业农村部三部门指导,上海、广东、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等七个省级农业部门,以及保定、大同、福州、潍坊、眉山等五个预制菜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政府作为支持单位出现。
此番“阵容”让人联想到不久前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发布的《2022Q1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榜单显示,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广东、山东、福建、江苏、河南、河北、辽宁、安徽、浙江及四川。
作为预制菜赛道“主力玩家”,今年一季度,山东、广东等地密集推出预制菜扶持政策。四川相关部门已有政策信号释放,但目前还没看到多部门、大规模、精准化的专门针对预制菜产业的推进政策出台。天虎科技采访了行业企业、投资机构,探寻四川预制菜发展机会,提炼政策推进、园区打造、资本引育、科研攻关、场景创新等方面的建议。
预制菜:下一个万亿产业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9-2021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那么,到底什么是预制菜呢?综合主流的定义,预制菜是指以畜禽、水产品、果蔬等农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工厂预加工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式,消费者购买后可直接食用或只需经过简单加热或烹饪后即可直接食用的产品,一般需要在冷链条件下进行储存、运输及销售。
图据《2021年预制菜行业现场与背景研究报告》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指出,依据对原料加工的深浅程度以及食用的方便性,预制菜可分为四类: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1)即食食品:指开封后即可食用的预制调理食品,面向C端零售为主,如即食凤爪、牛肉干、八宝粥、罐头、卤味鸭脖等。
(2)即热食品:指经过热水浴或微波炉加热后即可食用的食品,通常冷冻或常温保存,多在便利店、商超、新零售等渠道可见,如速冻水饺、便利店快餐、方便面、自热火锅等。
(3)即烹食品:指经过一定加工后按份分装的食材,入锅经过翻炒、复蒸等烹饪流程,按需加入搭配的调料包后即可食用,属于半成品菜范畴,如冷藏牛排、冷藏宫保鸡丁、冷藏咕噜肉等。
(4)即配食品:指经过筛选、清洗、分切等初步加工,按份封装的净菜,需要自行烹饪和调味才可食用。
在国外,预制菜由净菜发展而来。美国的预制菜以简单加工的净菜为主,日本的预制菜加工程度更深,口味更加丰富。消费界&柠檬品牌社出品的《2021年预制菜行业现场与背景研究报告》认为,中国预制菜行业在2000年后开始涌现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但由于条件不成熟,行业整体发展较为缓慢。直到2014年,预制菜在B端步入放量期。至2020年,C端迎来消费加速期。
上述报告还统计了2020年至今中国预制菜行业企业融资情况。统计显示,资本相当青睐预制菜领域,从披露的融资金额上看,相关企业拿到的融资数额都在千万级别以上。另据企查查提供的数据,2013年至今年1月,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
图据《2021年预制菜行业现场与背景研究报告》
天虎科技注意到,其中四川企业王家渡食品在2021年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复星星元领投,番茄资本跟投。它也是为数不多的披露过融资情况的四川预制菜企业。
王家渡:四川预制菜企业“先行者”
四川王家渡食品有限公司是眉州东坡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生产基地位于四川眉山,深耕川味食品行业,致力于中餐标准化的研究与探索。目前核心产品是高品质低温中式肉制品“低温午餐肉”、“低温川味香肠”,以及预制菜肴和高品质川味复合调味料等。
王家渡食品常务副总经理李鹏告诉天虎科技,早期眉州东坡建立王家渡食品的目的,是为餐饮集团提供标准化的菜品、半成品、调味品等,是餐饮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之后逐步对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对外业务逐渐成为主流业务,对外占到8成。
李鹏表示,王家渡食品多年来致力于中餐标准化的研究与探索,将“手艺转化为工艺”,创造性提出“川菜餐饮食品,模拟手工,国标生产,用食品科技赋能,解决中餐标准化的技术瓶颈”。在摸索过程中建立了研发工程师和厨师相结合的模式,由厨师建立菜品原型,研发工程师分拆转化为工业产品。“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真正实现了菜肴到餐饮食品的转变。”李鹏说
李鹏介绍,王家渡食品的产品目前可大致分为几个系列。一是比较彻底的预制菜肴,高度还原如东坡扣肉、一品东坡肉、东坡肘子等餐饮门店明星产品的味道,让消费者在家即能享受餐厅门店的美味。二是标准化的半成品菜,如川味香肠腊肉等。三是特征性调料,比如麻婆豆腐、麻辣香锅、毛血旺等的调料。
眉州东坡作为以川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餐饮集团,孵化出的王家渡食品也一直聚焦于川菜预制菜肴。“川货、川料、川调、川菜在王家渡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李鹏说,在连接四川本地原辅材料方面,王家渡食品采取就近原则,大多核心原料都来自四川,比如花椒、辣椒、黑笋等,包括豆瓣酱也由自身工厂加工。
针对四川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机会,李鹏提出了几点思考。他认为,预制菜需要经典菜肴做原版,同时要有加工场所和技术做转换,因此川菜做预制菜有其优势。首先应该聚焦菜系打造品牌菜肴,其次是完成技术上的转化,突破技术难点,比如如何保持口味,如何实现小批量到大批量的生产等等。这方面需要政府的引导,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第三是需要引导上下游的配套企业,做好资源统筹,使上游原料充足,下游加工流畅,后端的市场才好推广。第四是行业标准需要更新明确,引导行业向积极健康的方向竞争发展。
图据王家渡食品公众号
更多值得关注的四川预制菜企业
除了王家渡食品,四川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预制菜企业?它们的发展情况如何?我们做了进一步梳理。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看,山东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近8600家;河南有6300余家,之后分别是江苏、广东、河北。四川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有近3000家。
今年3月,艾媒咨询发布《艾媒金榜|2022年上半年中国预制菜品牌百强榜》,榜单显示,归属于四川的品牌有6个,分别是海底捞、大龙燚、小龙坎、阿宽食品、美好食品、筷时尚。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开饭了”主打半成品菜。此外,火锅企业大龙燚、小龙坎、蜀大侠近年来也都在预制菜方面有所布局。
大龙燚关联企业——四川远方云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在2019年、2020年成立,注册地都位于四川德阳。据其官网介绍,“辣海”产品目前有火锅底料、经典川菜调味料、方便速食、酱料蘸碟四大系列。小龙坎控股集团旗下成都小龙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从事火锅衍生品及调味品研发、推广、运营于一体的创新业务公司,现已推出火锅底料、方便速食、川式复合调味料、休闲零食、生鲜产品五大系列产品。蜀大侠旗下的四川煮饭自然馋供应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集销售、研发、采购、生产、品控、仓储、运输、信息为一体的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现为广大餐饮连锁企业及零售客户提供整体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
在四川,被预制菜万亿市场前景吸引的当然不止连锁餐饮企业,上游农牧水产企业通威股份早已通过旗下“通威鱼”等品牌销售水产品预制菜,食品企业如高金食品、美好食品等也扎进了预制菜赛道各显神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普遍采用大单品的方式抢占市场。
比如有着近30年肉制品产业发展经验的高金食品打造了预制菜品牌“巴蜀公社”,把四川传统九大碗预制化,芽菜扣肉等菜只用加热就能吃。新希望旗下的美好食品则以猪肉为主,美好农家小酥肉等产品销售火爆。
其实除了餐饮食品企业,预制菜赛道的渠道平台项目也值得关注。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渠道电商平台代表、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轮值CEO李颖波表示,旗下预制菜品牌“舌尖英雄”致力于解决做饭难的问题,引领厨房革命,产品分为预制食材和速烹菜,具有地标特色、大师口味、极致性价比三大特色。目前,舌尖英雄全国经销商门店意向签约6000余家,覆盖了30%的地级市和主要大中城市。成都作为重点省会城市,舌尖英雄未来会大量铺设店铺,目前,已开业店铺将近20家。
四川能否成为“预制菜王国”?
近期已经有不少地方掀起了“预制菜之都”竞争。山东省潍坊市计划用3年时间将预制菜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广东则已将预制菜上升为省级重点发展产业,还印发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业内分析认为,各地预制菜政策的出台,与行业热度升温、地区产业基础、食品产业转型需求等因素有关,预计今年下半年各地政策会密集出台。
四川作为“川菜王国”,餐饮、食品行业基础雄厚,产业基础并不差。同时各地方政府还在不断加码美食产业,不少政策可以转化为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动能。比如《成都市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就提出“建设美食产业发展基地”,计划加强农业原辅料基地建设,加快食品产业基地建设。《眉山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则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预制菜等餐饮新业态。
九派资本高级投资经理郭祺认为,“目前国内预制菜企业部分是由肉禽水产企业转型,因为预制菜成本结构里,90%以上是肉制品原材料,调味品部分只占5%左右,这类企业更有原材料供应优势(如龙大肉食)。还有部分餐饮品牌进入预制菜赛道的,要么是依托自有连锁门店在B端有一定渠道优势(目前火锅、烧烤预调理肉已经比较成熟),亦或者本身在C端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如王家渡)。”
九派资本总部在深圳,主要关注食品消费、智能制造和产业互联网这三个领域。去年,九派资本在郫都区合作成立了一个川菜产业基金,专注于调味品等餐饮供应链领域。郭祺表示,去年接触过的很多调味料企业也将会往下游预制菜产业发展。预制菜B端产品在某些应用场景已经成熟、逐渐起量,C端产品仍需在口感还原度和消费者教育等方面进行突破,九派资本也将持续关注预制菜赛道项目。
虎哥说
天虎科技认为,四川要发展预制菜产业,应在政策推进、园区打造、资本引育、科研攻关、场景创新等方面积极行动,加深对预制菜产业的重视程度,加强重点企业培育和引进工作,努力打造预制菜产业重镇。
政策方面:建议确定成都、眉山等川派餐饮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预制菜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借鉴“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的做法,打造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域,或在现有规划和扶持区域的政策基础上,把未来预制菜产业发展进一步统筹纳入扶持范畴,并大力发展川派餐饮预制菜行业联盟。
园区方面:发挥成都郫都区(川菜产业园)、眉山东坡区等区县的川菜基础优势,加快打造预制菜专业园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
资本方面:重点规划三类资本的引育,一是建议设立川派餐饮、绿色食品、都市农业方向的政府引导基金,纳入预制菜赛道投资;二是集合上市公司、行业头部企业、供应链资源大力发展产业资本,从上下游、左右岸扶持预制菜相关企业;三是培育或引进相关赛道的专业投资机构,加强孵化、加速、投资力量,以促使更多预制菜赛道企业做大做强。
科研方面:用好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高校院所资源,结合预制菜所需的食品科学、工程类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大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场景方面:发挥川派餐饮的口味优势,利用好预制菜的效率优势,建议促进企业与场景主体共同开发创新预制菜的更多应用场景,从社区、写字楼、园区等餐饮新零售场景、轻健身场景、野外特种用途场景、应急物资场景等方面切入,加强场景和供应链对接,扩大销售渠道,规模化对接电商渠道,打造川派餐饮预制菜的特色品牌。
作者丨杨鑫 罗曙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