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点赞的《长安十二时辰》有哪些值得了解的文化常识?
《长安十二时辰》刚一开播豆瓣评分就高达8.7分,几乎是今年国产剧集的最高评分。这部由曹盾执导,雷佳音、易烊千
人民日报点赞的《长安十二时辰》有哪些值得了解的文化常识?
《长安十二时辰》刚一开播豆瓣评分就高达8.7分,几乎是今年国产剧集的最高评分。这部由曹盾执导,雷佳音、易烊千玺、韩童生等出演的古装大剧回到了盛唐,讲述“大唐反恐二十四小时”。
除了演员阵容、精彩的故事情节,古代文化的魅力更是令许多观众心潮澎湃,这部剧也因此受到了《人民日报》的点赞。
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安十二时辰》,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一开场的长镜头就体现了大唐的热闹繁华,展现了万国来朝的宏大气象!为了还原了长安这座世界第一城应有的盛世景象,剧组在开拍前花了七个月搭建场景,打磨道具。抛开这些不说,油画般的美术场景设定就十分惊艳。
张小敬出身行伍,退伍后任唐城地方安保“不良人”,后因处事不当违反唐律被关押狱中。唐城混入可疑人员,负责安全的靖安司特例委派张小敬戴罪立功、侦破此案。
经过张小敬的一番调查,发现敌人的阴谋是为了在上元节晚上的集会中制造混乱,而距离上元节花灯大会只剩下短短的几个时辰了,张小敬必须在上元节花灯大会前抓住搞破坏的刺客。在调查与追捕中张小敬还发现靖安司中竟然有敌人的内应。
在一次次的斗智斗勇中,张小敬终于在最后关头揭穿了背后主谋,阻止了破坏的发生,解救了唐城里的黎民百姓。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
*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常识: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u)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
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上元灯节即元宵节,唐代时上元灯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唐代长安实行宵禁制度,夜间会有金吾卫在街上巡逻。仅在元宵节当天,才会开放宵禁,长安居民可彻夜狂欢。
*长安城中家家挂起灯笼,根据唐代文献记载,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两日,安福门外制作高达二十丈的灯轮,用金玉锦缎装饰,内含五万盏灯,点燃后如同花树。
常识: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唐代官员服饰色彩与品级紧密关联
*唐初,官服只有黄和紫色。贞观后,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
*按惯例三品以上佩金鱼袋和金玉带十三銙、五品以上佩银鱼袋,四品佩金带十一銙、五品佩金带十銙、七品以上佩银带九銙、九品以上佩馀石八銙。
常识:唐朝服饰与色彩。
唐代参考的道士服饰,唐代文明阶层慕道,学道风气盛行(这套服饰都是经过中国道教协会指导后才最终确认下来)。
长安官吏、庶人、军人最常见的服饰,胡汉杂糅的风格“缺胯袍”。
吸收了西域胡服和中原袍服改良而来的官员服饰,绯色为常见的中高级官员服色,提花纹样和服饰颜色均体现官位等级。
唐代织锦胡服
实战型唐铠(装置繁复到连演员本身都笑称矮了半截)
盛唐时期女子上着短衫、下着齐胸裙,在以丰胸为美的唐朝,这种服饰能修饰女子身材,显得曼妙高挑。
唐朝傩戏造型(傩戏是唐朝的一种驱邪活动)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冷知识
中国古代用簪子束发,主要分横式(卯酉簪)和竖式(子午簪),至少在元代之前,道士的道冠都是以竖式为主,就是从后往前插,代表水火相济。宋徽宗赵佶画的《听琴图轴》,里面弹琴的道士的发簪就是子午簪,从后往前插。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饰演的李必本来就是个有一定身份的道家人物,用子午簪配芙蓉冠是符合剧情的。
这其实是唐宋时期非常流行的“插手礼”
北宋王虚中的《训蒙法》有相关记载,“小儿六岁入学,先数叉手,以左手紧把高手,其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也”。
还有诗人柳宗元的诗句“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都有对叉手礼的描述。
剧中有个人物叫“葛老”,出场前对他的介绍就感觉不一般,出场后也着实让人一惊——是黑人!是演员走错片场了吗?不是,葛老的角色设定就是“昆仑奴”,这是中西往来频繁的唐代历史上广泛存在的一类人物。
他们卷发浓眉,肤色黝黑,究竟来自南亚、东南亚还是非洲,今人说法不一,但普遍认为是被阿拉伯商人掠卖输入中国。唐传奇中亦有以其为主人公的故事。保存至今的唐三彩陶俑中,也有不少昆仑奴的身影。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常识知识点
《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浓烈的“唐风古韵”不仅在国内掀起观剧热潮,剧中中华文化的馥郁芬芳也随着剧集在海外香飘四溢,以匠心品质传递出大国的文化自信。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透过影视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在海外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安十二时辰》将深厚的传统文化以长安民生民俗的生活点滴融入到了紧张刺激的剧情之中,打开了一个窗口,让海外观众在观剧的同时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了到辉煌璀璨的中华唐文化,显露出了浓郁的中国风尚。
文轩易得优公众号收集整理
“为教育、为未来”
文轩教育致力于成为基础教育领域
最为专业的
教育信息化服务提供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轩教育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服务,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