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四川高速公路更“聪明”!腾讯和这些科技企业正布局智慧高速
随着新基建热潮的爆发,道路的执法、运维、管理正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融入而愈发智能与高效。
让四川高速公路更“聪明”!腾讯和这些科技企业正布局智慧高速
一辆冷链运输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尽管没有停车,但借助5G、物联网、AI、云计算等技术,远在市中心的交通管理平台上,关于车辆的车牌、轴数、载重等信息已经显示在监控大屏。当车辆发生特殊情况,系统就会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并拍照取证,通过前方电子显示屏第一时间通知车主。
这样的场景并非科幻电影中的虚拟画面,而是当下国内各大城市、道路和交通管理部门都在积极部署的真实场景。随着新基建热潮的爆发,道路的执法、运维、管理正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融入而愈发智能与高效。
腾讯携手蜀道集团助力成都二绕智慧化运营
数字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是加速智慧高速建设进程的有力“助推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份和科技型企业开始投入到车路协同、智慧道路交通行业的研发中,2021年,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巨头强势登陆智慧高速市场,各类产品、解决方案纷纷出台。
但道路的智慧化转型仍面临着众多挑战。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提到,公路行业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面临四大挑战:如何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公路的建、管、养、运水平;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应用场景,并解决好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问题;如何提升公路行业数字化协同管理水平;如何加强公路行业网络安全保护。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一条来自四川的高速公路,成为了会场中黑科技的代表。
在大会现场,腾讯发布以“实时孪生+交通OS”为双轮驱动的全新智慧高速解决方案,并以成都市第二绕城智慧高速公路西段项目为例,展示了其在智慧高速领域的深入布局和探索成果。
天虎科技了解到,本次的项目利用云计算、实时数字孪生、车路协同等技术优势,验证了全天候感知系统(雷达为主、视频为辅)、以及实时数字孪生在高速管理和车道级导航等场景中的应用:
在感知方面,采用以雷达为主、视频为辅的技术方案,实现全天候、全轨迹、高精度、低延时的感知;在计算方面,依靠感知轨迹数据和相关道路互联网数据,实现历史回溯、交通预测、调度策略生成、应急诱导等全流程服务;在决策方面,实现了对车道、路段、路网三个层级进行一体化仿真推演,从而满足事故车道关闭、车道级的动态限速等功能;在触达方面,通过核心的泛V2X引擎,支持将云端预警、周车交通流等信息,及时准确地推送到到出行者的手机端或车端。
智慧高速时代,四川如何抢占先机?
四川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省,在发展智慧高速方面,成都和四川具有哪些优势?
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未来交通工程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陈垦博士认为,四川的区位特性和地缘因素,使得智慧高速的改造升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政策方面,川渝地区的政策得到完善。2021年底,川渝两地智慧高速地方标准经两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正式发布。明确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总体技术要求、智慧化分级、路侧设施设置规范和车路协同系统数据交换四方面内容,是全国首个智慧高速地方标准。
而在“十四五”期间,四川也将以蜀道集团为依托,打造5至10条智慧高速样板路,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数字化水平,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在区位优势方面,作为超大型城市,成都拥有以一绕、二绕为代表的环形道路,以及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成安渝高速、G5高速、雅西高速等大型高速公路,在地理位置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地质要素更加丰富。
而尽管四川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相对应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度更高,更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尤其是在2019年,四川被确立为“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后,四川的高速公路升级改造迎来了更大的机遇。
但陈恳博士也提到,四川智慧高速的快速发展需要解决三大痛点:一是解决高原地势下的高速公路修建以及相关传感设备的铺设,以应对高原地区多变的气候和温度环境;二是智慧高速的后期运维管控成本更高,需要进行更为完善的前期规划;三是需要营造更多的应用场景,提高相关传感设备、大数据平台的运用率,有效分摊前期建设成本。
车路协同等细分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在智慧高速的建设热潮下,成都哪些细分行业将迎来机遇?天虎科技认为,将推动车联网技术、路测感知设备以及相关服务平台等行业的发展。
例如,智慧高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整合车-路信息资源,通过C-V2X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信息闭环,提高管理决策和交通服务能力。而目前,国内的车路协同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当车路协同技术与高速路网融合,产业规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而路侧感知设备也同样是短期内构建智慧高速的必要条件。目前,多传感器融合是路侧感知的主要发展趋势。全息感知是智慧道路发展的底层基础,需要路侧感知设备提供全面、高质、稳定的交通数据。据业内人士测算,目前每公里道路的路侧感知设备大约在150~200万之间。在政策加持和应用场景的丰富下,路侧智能感知市场将进一步迎来发展风口期,预计到2025年路侧智能感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超过400亿元。
而在智慧高速监控管理平台方面,当前智慧高速正寻求向精细化的方向转变,依托边缘网关打通各节点数据,打造智慧高速数据中台,包含基础设施数据、运营管理数据、信息发布数据、决策调度数据,从而真正实现数字化,支撑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以及经营、决策和服务。
随着智慧交通、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成都也涌现了众多智慧交通的应用场景。天虎科技汇总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本地智慧高速案例以及企业。
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高速操作系统
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蜀道集团、四川路桥股份、交通部路网中心所属的国道网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是四川首个数字交通科技产业公司。已经联手腾讯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建立开放共享的车路协同平台。今年7月,四川数字与腾讯进行合作,将腾讯交通OS高速版应用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都市第二绕城智慧高速公路西段项目中。
成都绕城高速“智慧眼”
成都绕城高速“智慧眼”是阿里云联合达摩院与高德进行的全国首次智慧高速创新,对高速路况的感知覆盖率超过90%,平台能够自动联系司机获得“一键定位”,并“一键通知”相关机构人员启动道路清理。此外,“智慧眼”还接入了高德地图,可自动分析拥堵程度,并发现道路潜在风险,将交通事故数减少20%。
百度四川龙池高速“车路协同”测试场
龙池“车路协同”试验场是西南地区首个5G智能网联及L4级自动驾驶高速封闭测试场,也是国内首例研究西南山区5G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的测试场。构建了“平台+云端+测试车辆”的整体模式,其中包含了自动驾驶综合测试平台、V2X网联化测试认证平台等5大平台,提供从测试技术研发、测试场景、测试服务再到测试评价的闭环。
车路通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车路通主要聚焦于三大业务方向:一是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主要面向主机厂、自动驾驶公司、Tier1等提供软硬件产品;二是智慧城市业务,主要面向政府及下属运营公司、大型互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集成商等,提供车路协同技术解决方案;三是智慧高速业务,主要面向高速公路业主、运营商、集成商,赋能高速公路信息化、数据化建设。详情请点击→成电创业者 | 车路协同时代,这家公司希望成为未来交通基础设施
天虎科技 温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