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西瓜的夏天不完整,没有仪式感的吃瓜等于白吃!
吃西瓜有种仪式感,叫中间的那一口最甜
没有西瓜的夏天不完整,没有仪式感的吃瓜等于白吃!
今天32度,
明天33度!
在经历一个多月的升温与雨水的“爱恨纠葛“后,
成都貌似终于要入夏了!
范儿姐小课堂:气象学上,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保持在22℃以上,便算入夏。以这个标准,至少在前天,成都还停留在春天。
不过,普通人哪管得到标准,热就是热!开冷气,擦防晒霜,穿花裤衩…该干嘛干嘛,当然!这种天气最重要的就是吃!瓜!
没有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吃西瓜这件事,是我们对待夏天郑重其事的仪式,而吃瓜,本身也有很多仪式,今天范儿姐就来波回忆杀,看看这些仪式中有几个你还在坚持!


西瓜那一坨三角形的试吃是最好吃的。
小时候跟到妈老汉儿去买西瓜,总是会抢到起去拍西瓜,看看哪个的声音更大更空灵,然后指给卖西瓜的大爷,“这个甜不甜?”这个时候卖西瓜的就会一手摸出他的长刀,一手chen到瓜,飞快地在西瓜上戳出一个三角形,然后把这一块“三角形”拿来试味道。这才是买西瓜环节上,我最期待的事情好吗!有些时候甚至是喊我妈一起去买西瓜,买回家又被骂咋个不吃,因为,我就只想吃那一口啊。
简单画了一下,怕你们理解不到
现在卖西瓜的已经没看到这样做的了,都是切一大牙一大牙的,片一点下来给你尝,没有感觉了。想想为啥子这么喜欢吃那一口,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妖艳儿十八怪吧。



吃西瓜一定会先用勺子挖掉瓜最中间的部分塞进嘴里,因为那是最甜的一口。从科普角度说,西瓜中间最甜是因为西瓜生长时营养从瓜蒂输出,再从瓜瓤的木质部到西瓜各部位,所以西瓜中间的营养最多,糖分最多,也就最甜。
从情感角度说,西瓜中间那一口世间不可多得的好吃,程度大概和“方便面的最后一口汤、酸奶盖上粘着的一丢丢酸奶、拉面上盖着的那两片牛肉”是一样的。
网友@碎碎念嘴超甜



“吃西瓜前,先得把西瓜籽全挑完。因为小时候妈妈说,吞下去肚子里要长西瓜秧的!”
据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吃西瓜吐籽,以及不吐籽的人。我是前者的进化版,不止吐,还要挑。
先声明,我不是强迫症,也不是处女座。吃西瓜前先挑籽,单纯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
毕竟,小时候听说吃西瓜不吐籽,是会长西瓜秧的,那时的我,对此深信不疑!长大了,科学知识告诉我,一般来说,那些混杂在果肉里的种子都能吃,比如西瓜、葡萄、火龙果等等。这些东西,人体基本无法消化吸收,第二天也就顺着便便排出去了。但是!就是迈不过心里那个坎呀~
在此,必须得向发明“无籽西瓜”的黄昌贤教授致敬,他大概也是讨厌吐籽的人吧。
“吃一口吐一口太麻烦,让西瓜籽先在嘴里包一会儿,再一次性吐完。”
吃瓜群众们,有的懒得吐籽,还有的却以吐籽为乐,并且有特别的技巧——用嘴包。见过小仓鼠吃东西吗?就是那样。
用舌头将瓜籽与瓜瓤巧妙分离,瓤进肚子,籽留嘴里。嘴里能开辟一个小空间,专门存放这些磨人的小东西。等到西瓜籽积蓄到一定数量,终于迎来最爽的时刻——吐掉它。
“噗噗噗噗噗!哒哒哒哒哒!”当你见到吃瓜群众的腮帮子越来越鼓时,记得远离他们,因为一颗颗“炮弹”正在蓄力。每到这时,我总在想,植物大战僵尸里没有西瓜射手,真是不科学。



夏季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超喜欢把西瓜切成瓣,用刀在瓤与皮之间顺着横划开,再切成一块块三角形,用只大瓷碗装满冰凉清甜的西瓜肉。冰冻过后,抱着碗坐躺在床上,边刷剧边吃,这种感觉只能说:我爱肥宅快乐瓜!



小时候每年暑假都会回乡下玩,地里种着一片西瓜地。每天中午外公农忙回来就会从地里抱个大西瓜,晒了一上午的瓜不解凉。乡下没有冰箱,老人习惯将西瓜洗净后放入屋后的水井里凉着。
将西瓜放入水桶,井水刚没过西瓜时固定井绳,待午觉醒来瓜冰得刚好,每口都是透心凉心飞扬!



在夏天这个燃烧的季节,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范儿姐在每个毛孔都张开的时候,喜欢自己榨一杯西瓜汁。
榨西瓜汁对范儿姐这种懒癌晚期患者来说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了,在榨汁机里放入西瓜,再加两块冰,如果你喜欢甜味更重可以加点方糖,再掺点凉开水直接开榨。你只需等待30s,就可以喝上一杯元气满满的西瓜汁。
但对牙尖挑剔的范儿姐来说,这样还不算完,范儿姐喜欢把榨好的西瓜汁加入各种冷冻模具里,冻好了就成冰棍了,实惠健康,私人订制的冰棍你值得拥有。



抱到半个西瓜慢慢wa的时候,我觉得我是雕刻大师。
吃西瓜最完美的仪式感就是冰镇之后对半剖开,抱着半个西瓜拿勺子挖起吃。我们这些雕刻大师不是很在乎第一口是不是中间的心,而在于西瓜瓤挖出来的造型是不是让自己赏心悦目,是不是很牛逼。
有些人想象不到,但有共鸣的说到这个就是“对对对,是这样的!”外人也不晓得到底是啥子样子的。
别人眼里我的西瓜 ↓
图据网络
我眼里的西瓜↓
图据网络
在逐渐修饰图案的过程中,慢慢就把半个西瓜吃完了~



这好像是一个很古老的习惯:
很多人会在切西瓜前,先把带有瓜藤的那边瓜蒂切平了,然后用切下来的瓜皮,来擦拭刀面,然后切瓜。
是不是很神奇,有人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刀上其他菜的异味残留物会影响瓜的口味,不过就算刀没有切过别的菜,很多人依旧会这样做。(可能是在想,你永远不知道这把刀之前切过什么东西……惊悚脸)



西瓜籽也能嗑?在南方人看来这很奇怪。事实上,因为南北方环境的差异,北方的西瓜尤其是西北的西瓜更大更甜,这些西瓜的籽要比南方的要稍大而且硬邦点儿,和我们平常嗑的瓜籽差别不大。
以前大人们会把大的西瓜籽留下晒干,然后泡浸盐水入味,闲时拿来嗑巴适得很~
如果嫌弃西瓜籽小,有一种叫“籽瓜”的瓜籽超级好吃,因为皮薄扁平所以叫“大板瓜籽”,其实就是西瓜籽的plus,嗑起来很上瘾。当然咯,籽瓜也很好吃,去西北旅游可以告一下~



小时候要拿西瓜当饭吃。而且是家乡那边老人教来的吃法。清凉可口还能填饱肚子~西瓜泡馍你听过么?
吃法大同小异,最干脆直接的就是切半个西瓜,将瓜肉挖开,讲究点会剜成一个一个的小球。然后再把馒头揪成小坨小坨丢在里面混着吃。瓜汁儿顺着也就开始渗人馒头变了色,粉嫩嫩的馒头塞进嘴巴里,一吸,一咬,一嚼,绝对爽翻天~
中间瓜肉挖得差不多了就要从瓜的中间向两边开始转,把瓜肉都刮下来~瓜水随着筷子的刮而乱奔,有时候脸上也溅得满脸...刮好后,再丢一块馒头,埋到瓜细细的瓤下面,渗一会,用筷子夹着吃完....
当然这种味道在来了南方之后就没吃到过了,应该也和瓜的品种有关。

这些仪式有的是传统,有的是习惯,还有些是地方特色,但总归他们都是年轻人还在执拗坚守的情怀。当然咯,如果你觉得这些仪式很老套,抖音上这些大(qi)火(pa)的新吃法了解一下!





毋庸置疑,在水果里,西瓜算是吃起来仪式感最强的一种,虽然你能用它“大做文章”创造无数吃法,但范儿姐还是觉得那些江湖之上、市井之中具有仪式感的方法,最能把西瓜吃出“感觉”。
不多说了,
范儿姐要吃瓜去了~
编辑 | 范儿姐天团
图片来自网络
直接点击以下关键词
-美食-
-本地-
-脑洞-
商务合作:028-86969070
投稿邮箱:cdfer100@huaxi100.com
*戳阅读原文,下载成都范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