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比清华还难进?三位学长告诉你,要有多努力才能考上清北!
北大比清华还难进?三位学长告诉你,要有多努力才能考上清北!
期待得到你关注的易得优~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是知乎上浏览数达20291611次的热门话题。
这一话题能够被大众关注,无非是拿出了“清华”、“北大”的金字招牌。这两所历史悠久、培养出许多历史名人和社会精英的大学,一直是学生们的梦想殿堂。
但是,“清华”、“北大”哪所学校更难进呢?最近,这个
答案明确了,不信你看下图。
当然,这只是一个调侃,“清华”和“北大”对普通学生来说,还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怎样才能考入清华北大?只要努力就可以吗?我们翻遍话题下的回答,选择了三位作者铜离子c、D.Han、孙亚飞的故事,告诉你通过努力,能做到什么程度。
01
作者:铜离子c
四年前他说“感觉你的努力其实一文不值”,四年后他表示“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否定掉一个人的努力”。
进入清华四个月以来,最大的感受只有一点:那便是曾经你所信赖并引以为傲的努力在这里遍地都是,曾经你认为最可靠的勤奋在这里举步维艰。
本人出身农村,今年作为复读生的身份满身荆棘地厚着脸皮来到这里,在这里摸爬滚打了四个月后,认清这里是个多么大的牛棚,也认清自己多屌丝。
关于努力是否就能上清北,这个很难说清,因为正反面例子都有不少。先以我个人为例吧。
我经历过第一次高考的失败,因此我也更加深知如今身处清华园的不易。高考失败后,虽然也能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但是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选择了复读。
努力就能上清北么?没有人比我在复读期间更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如果努力是上清北的充分条件的话,那一切就都变得开朗了,每个人只需要不折不扣地付出努力,结局都会是顺利进入清北!然而,可惜的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努力都是上清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没有考上清北的大有人在,而那些考上的人也没有一个不是头破血流!
更有甚者,当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拼了性命挤破头皮的屌丝们进入清北时,觉得自己能在这里释放理想,大展宏图时,你会发现总有那么些人可以轻轻松松地拿到你想要的一切,你并非没有他们努力,但你得承认人家起点比你高。人家可能就是智商高,可能就是从小才艺双全,可能从小就学钢琴练舞蹈,而你从小跟着一帮孩子玩弹珠,吃辣条。
这种小时候就存在的距离如今被无限放大,让你感觉你的努力其实一文不值。
或者说你一直努力着,不过是想做个普通人;而别人一直都是人上人。这种感觉,我想借用杨奇函学长的一句话: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永远不懂!
说了这些,我并不是想否定努力的意义,毕竟在目前的中国,一个底层阶层想要做出根本性的改变,靠的依然是努力。努力的结果不一定是上清北,或者是其他的东西。
四年后,作者重回该话题下,写下了新的思考。
本科四载,如白驹过隙,恍如昨日。当初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我刚上本科不过才四个月,现在让我回溯当初的心境还真的是有些恍惚。
四年之前,初上大学,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还是很单纯和稚嫩的,我回首原答案,以现在我的目光来看,其中的焦虑和自卑像极了一个刚进入大城市的山里孩子,所以不可避免地给有些朋友带去了负向的价值输出,大家请见谅!
那我现在所想说的,无关价值导向,无关阶层。我只想继续谈一下努力的意义。清华的牛人大致可以分成努力型和天赋型的,在我看来努力型的居多。
曾经我说“那便是曾经你所信赖并引以为傲的努力在这里遍地都是,曾经你认为最可靠的勤奋在这里举步维艰。”,现在我想说,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否定掉一个人的努力。
当你认为你的努力一文不值的时候,那只不过是还没有变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会让你烫了嘴而已,只是当初的我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即使在清华的牛棚里,我们都会对一直努力的人抱有敬畏之心,相反对于有天赋而不努力的人往往会觉得可惜。
一定会有无数怀有我四年之前心境的人,在这个世界某个角落或失落,或哭诉,或抱怨。这些都是无奈但可贵的情绪。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希望大家都能认清当前的困难和迷雾,在数年之后都是珍珠!也希望我们能永远热爱生活,永远热泪盈眶!
02
作者:D.Han
个人经历:我的路相对曲折,高考离清华线差五分,去了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比较努力,现回到了清华读博,也算上了清华。
就我看来,光凭努力是上不了清华北大的。
我谈谈我的高中同学吧。我高中就读于清华附中,算是市重点高中,跟清华大学颇也有渊源。我们班共四十多个同学,其实最后只有3个人考上了清华(1个裸考 1个加分 1个保送)。
虽然考上清华的3位同学都很努力踏实。但在我看来,班上没考上清华的那些同学,其原因并不是努力程度不够。
所有同学都是很努力的人,努力程度都接近了一个学生所能达到的极限。
我的一位同学,也是挚友,公认是个努力敢拼的人。他为了考出好成绩,全年无休息,节假日不是上补习班,就是在图书馆自习。那时候,学习成为了他活着的全部。高三期间,他甚至在大年初一还跑到图书馆自习。可以说,他已经放弃了一切可以放弃的事情,成为了一个很纯粹的人,一个为了高考而活的人。不过他最后也没有考上清华,去了西南一所985。
虽然他的努力并未让他如愿,但值得一提的是,他把这种拼搏精神延续到了大学,于是便彻底不一样了。他本科期间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成绩、科研、社工都做出了很令人敬佩的成果,现在去了美国名校深造,成为同学间的佳话。
我这位同学的经历,反应了一个现实,那就是高考不缺努力的人。
直白点,你为高考努力的程度,放在大多数地方,都能让你大放异彩。但放到高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高考的残酷性无需我强调,是决定很多人命运的一次选拔。高中也是很多人一生中最勤奋的时光。
就我而言,高考压榨干了我身上最后一点的主观能动性。
我今天回头看自己的高中三年,也只能感慨,我还能再怎么努力呢?因此,想纯粹通过努力,来和最拔尖的一批人拉开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
或许可以问一下自己,你的努力程度和我那位同学,又能拉开多少呢?
跟一位清本同学聊天,我们俩的感受很相似,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能考出不错的成绩,但共识是不单是因为自身的努力。
虽然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必须的,但还同时需要高度的自律,合适的方法,以及足够的聪明。这些指标加权后,再加上一些些运气,才能决定你是否可能考上清华北大。
上面写的这些,可能并不是那么励志,有点泼冷水的感觉。
但我绝对要强调,对于高考考生而言,无论如何,努力学习都是必须的。
就像我,虽然努力也考不上清华,但如果不努力,连上海交大也去不了。
03
作者:孙亚飞
我是2003年通过竞赛保送上到北大化学院,从自身的经历说一些。如果作为学弟学妹的你,有一颗上北大清华的心,但今年的成绩暂时不理想,那么我想,这个答案或许能让你做出判断是否复读的选择。
虽然不想这么说,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至少99%的人出生之后,就已决定和北大清华是无缘的,无论努力与否。
或者这么说吧,我国同一个年龄的人口基本在1400-1600万之间,那么顶多有14-16万的人,在生理上具备冲击清华北大的可能性。最终,将有6000人左右能够如愿以偿。
前些天ayawawa终于被“封杀”了。我记得两年多前,在一个群里说起ayawawa,有一位校友说,ayawawa的智商都145了,怎么还上不了北清?过了大概五分钟,另一位校友说,根据他的计算,智商145及以上的人,在人群中的分布大约是0.3%,比读北清的概率高多了。
没错,如果纯粹按照概率计算,同龄人读北清本科的概率仅为0.05%左右。
所以,我不觉得每个人都有必要把清北作为目标,看清现实,找准目标,远比盲目的努力要重要得多。
我在北大读书的四年,除了江浙地区及衡水,遇到的绝大多数校友都是大中城市的,尤以西部省份为最,以省城生源为主,像我这种农村出身的,少之又少。不过,江苏农村所能接受的基础教育,并不亚于中西部的很多城市。
所以,这些年来关于阶级固化的言论层出不穷,虽然我不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大清华的学子们,是有地域性的。地域性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此,即便在生理方面有天赋,没有经济条件,也很难成功。
我在农村的初中读书,有一年,县里最好的初中因故放假,班上一位老师亲戚家的孩子在那边读书,没事干就来我们学校读了几天,正好赶上我们的月考,我第一,他大概十名左右。我们聊天,他说在他们班,他只能考倒数;我们再交流到前一学期全县统考的成绩,我也是本校第一,但是同样的分数在他们班,前五名都进不了,而他们学校有十个班。
这就是经济基础的差距。
高考并不是唯一一条上北清的途径。别的方式我不熟悉,也不想评价,单说竞赛。
我后来在高中参加竞赛,化学竞赛先要经过省里的海选,大概七百多人会进入第二轮,参加省里的夏令营。夏令营是按照各地级市分班,从分班情况就可以看出,南通、苏州、南京是前三把交椅,占到全省的一半左右,而徐连宿淮四个市,加起来还不如南通一个市。
进入复赛的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最后冲击保送名额的概率越大,所以最后全省前十,通苏宁三市以外的学生仅一人。虽然现在竞赛保送的条件改变了很多,自主招生的花样也不少,但是在没有明显偏科的前提下,若有单科能进入全省前十,仍然是绕开高考冲清北的一个重要筹码。
所以,不管是正常的高考还是通过竞赛,城乡、地域等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
保守估计,这一项应该又会把80%的人拒之门外,也就是说,大概有2.8-3.2万的人还有机会。
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通过努力上北清,应该就有希望了,但也仅仅是有希望而已,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努力是最廉价的一种筹码,绝大多数有机会冲击北清的人,都不会对自我放松,甚至比绝大多数人还努力。
我至今还记得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参加竞赛时,四月的时候蓦然挂起了蚊帐,舍友们十分诧异,因为乍暖还寒春雨绵绵的江南,蚊子还不多见。我说前一天晚上在厕所里被咬得够呛。我没有见过洛杉矶凌晨四点的模样,但我知道在我的高中,凌晨两点时分的厕所里蚊子很多,而我却刻舟求剑地把蚊帐挂在了床上。
而我进入省队之后发现,我远非是省队中最努力的。
如果还是用概率来说,那么当你的条件基本符合我所说的那三万人时,只要运气不太差,只要是这群人中最努力的20%左右,那么,应该就能上北清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最新一季《极限挑战》的“人生起跑线”,知乎上的讨论倒是十分热烈,我就默认都知道吧。
在那“人生六问”当中,除了最后一题,“父母是否在你18岁时为你感到自豪”,其他那些问题,我都只能被死死地摁在起跑线。
18岁,正是我拿到通知书的年纪。
在这个回答中,我一直在强调,对于上北清这样的目标而言,努力相较于天赋和家庭背景而言,是占比最弱的
一个条件。
但我丝毫不否认努力的价值。
当我们都处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尤其是我们的位置还相较落后,唯有在发令枪响的那一刻开始努力,我们才可能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说得狗血一点吧——如果不努力,很多人甚至连自己上不了北清这一点都不知道,只能生活在自我陶醉的梦里,永远后悔“要是我当年……说不定就能上北大清华了。”
ps,几年前有一句话特别流行,应该是马首富的名言: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把这句话稍稍改了下,经常和朋友说: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不了呢?
并非是在玩文字游戏。
我只是想说,当我们经过了努力,最终不留遗憾地否决掉某个“理想”之时,也正是我们找准了真正方向的时候。
文轩易得优公众号收集整理
“为教育、为未来”
文轩教育致力于成为基础教育领域
最为专业的
教育信息化服务提供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没有努力是白费的“在看君”~
事实上,高考不缺努力的人。
至少99%的人出生之后,就已决定和北大清华是无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