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7年来,华西都市报铸就了一支华西铁军,培养了一批能打硬仗又胸怀柔情的记者,他们直击过大地震、也走遍了小社区,他们关注着民生冷暖,也记录着时代变迁。 17年来,华西都市报记者一直奔走在通向新闻第一现场的路上,他们拒绝了诱惑,也顶住了压力,追求真相的使命,张扬正义的理想,记录时代的职责,未敢或忘。 17年来,我走在你的目光中,你藏在我的心里面。风雨兼程,华西记者一直在路上。 我不忍举起相机,对准痛苦的面孔,但记录现场是我的职责——记者朱建国 始终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记者——陈诚 我觉得这辈子和记者这个职业有一种宿命因缘——记者胡晓 我不是演员,但记者必须学会“伪装”——记者庞山岚 累了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上一觉。然后爬起来又继续写——记者杨东 能写、有机会写、有激情写,才是最好的状态——记者刘建 心灵勇者 刘建 每次采访都是靠近一座山 他叫刘建。他顶着许多光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7+2”(登上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两极点)的记者,“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全国百佳优秀新闻工作者”,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光环之下,他是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也是四川省登山协会的副主席。从1998年进华西都市报至今,由单纯的采访登山、探索未知境地,到参与救援、肩挑品牌推广重担,他向前走,也不时回首:“决不能忘了初衷,忘了理想和职责。” 刘建是一个记者,又不光是一个记者。2003年,中登协组织了一支全部由业余登山爱好者组成的登山队,刘建被选中。这支队伍成功登顶珠峰。2002年至2005年之间,刘建完成了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极点的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7+2”的记者。 2004年,刘建开始担任四川省登山协会副主席。此后多次参与山难救援。此后,他还担任过华西都市报品牌总监。 记者、品牌推广、作为半专业的登山爱好者参与山难救援,在刘建看来,这3个角色在本质上是互通的。“都需要有必胜的信心、迎难而上的执著以及足够的准备工作。要接近一个采访对象就像接近一座山,登山之前我要了解它的详细情况,包括降雪量、海拔,难度系数等。” 如今,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头衔,仍然是记者。“能写、有机会写、有激情写,才是最好的状态。” 纵横国内 阮长安 突发事件中的华西声音 33岁的阮长安,新闻入行5年,加盟华西都市报2年,现为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国内国际部外派记者。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大龄研究生,到目前为止,阮长安做老师的时间,比当记者的时间还要长。 1996年,17岁的他中师毕业,然后就当了6年“教书匠”。因“自感才疏学浅”,加上“骨子里有着不安分的基因”,2004年,他考上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这才算和新闻结缘。 也许是因为“履历丰富”,33岁的他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沉稳,当别人还在问“发生什么事”的时候,他已经在琢磨“事情为什么这样”了——靠着这股“钻”劲,他挖出了很多好新闻。 加盟华西两年来,阮长安先后写出《市政府副秘书长驾车撞人》《农民工爬塔吊68天讨薪》《招商不力水务局长降为副职》等好新闻。2010年11月,进报社不满一年的他,成为首席记者。 2011年3月的全国两会报道中,他深度访谈多名参会的四川厅局长,写出多篇深度、高度、关注度俱佳的好新闻;抗击“8·13”“8·19”特大洪灾泥石流过程中,在持续20天的采访中,先后废了3双鞋子,发回20余篇作品。 2010年底,阮长安到国内国际部,天地更广阔了:中国船员血洒金三角,他锲而不舍打动当事人,使云南昭通船主在凌晨1点同意接受采访,成为全国第一个采访到核心当事人的记者;黑龙江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他与新华社同步发稿…… 他的努力,让华西都市报在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做出了有影响力的新闻。 独家大户 杨东 高端人物的对话者 杨东在2002年以“华西人”的身份开启了新闻之路。10年间,他的新闻报道横跨经济、社会、政治等不同领域,10年后,他已是首席记者。 2002年,杨东跑工商消协,擅打假除黑。深入现场、暗访、打假,报社推出的重点暗访栏目“AF3”中,杨东曾访遍成都城郊结合部100多个“黑作坊”,“潜伏”打入地下“六合彩”内部,报道见报后,相关执法部门联合行动,成功打掉了这些毒瘤。 2004年,杨东又开启了“环保之旅”。他率先披露了震惊全国的“沱江污染”事故,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拿到四川省向国务院汇报事故核心报告的记者。 杨东外号“稿分王”“杨一万”,1天发稿近万字如同家常便饭。“累了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上一觉。然后爬起来又继续写。”速度快、效率高是能力。但他能十年如一日地战斗在新闻最前线,靠的不只是毅力,更重要的是对新闻最单纯的热爱。 每年的全国两会、巴朗山特大车祸、辽宁阜新矿难、书记市长访谈……他是华西历年重大报道的参与者,但让他的新闻生涯没有遗憾的,还是第一时间深入地震极重灾区采访的经历。 在华西,说起高端人物的独家专访,首推杨东。10年来,他采访过世界500强企业掌门人、全球经济领袖,全球政治要人,采访的省部级官员更是不计其数。他总能突破重重障碍,对话那些地方媒体少有触及的高端人物。这之中,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离华赴任,前驻美大使周文重卸任归国,两篇全球独家专访,堪称代表作。 光影记者 朱建国 人文关怀扶起“芭蕾女孩” 朱建国是华西都市报编委、首席记者,但其实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固定的“口子”(新闻线索对口联系单位),他的采访自成一套,称为“打街”——就是自己出去转悠发现新闻线索。不论是“99岁老太太裹8件单衣御寒”,还是“路灯下的芭蕾女孩”,这些曾经感动读者,引发社会思考,甚至改变当事人命运的新闻摄影报道,其实都是缘于一次次“打街”中的发现。 两张照片在讲一个光阴的故事:1999年,本报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特刊上的一张黑白照:1983年的成都南郊公园的木质滑梯上,妈妈的手刚放开,小女孩往下梭,爸爸高举着手准备接住她,一家三口其乐融融。2007年夏天的春熙路,一位高鼻深目外国小伙,撑伞为身旁女友遮阳光,一对情侣情浓意蜜。 时隔24年,黑白照中的小女孩,已变成彩照中的女青年,但摄影都是同一人:华西都市报摄影记者朱建国。 2004年,《99岁老太太 8件单衣过寒冬》的摄影报道在元旦前夕见报,讲述了“居住在锦江边黄伞巷6号院的老太太马兴如,每月仅靠150元赡养费过活。冬天来了,她将别人送的8件 单衣全部裹在身上御寒……”见报后,有好心人为老太太送来一屋子的冬衣和生活用品、捐款近1万元,政府为老人解决了长期的生活费。为老太太“披”上冬衣的这只手,来自摄影记者朱建国。 2010年10月中旬,华西都市报刊登了一组《无钱上舞蹈培训班10岁女孩路灯下练芭蕾》的独家报道,不仅感动了无数的父母,更迅速成为全国各大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随后又引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关注,于去年11月正式决定资助“芭蕾女孩”的学艺之路。推动改变“芭蕾女孩”命运的这只手,也是来自华西都市报摄影记者朱建国。 他是《华西都市报》编委、首席记者、四川省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四川分院客座教授。曾获得中国新闻摄影银奖、铜奖;多次获得四川新闻年度一等奖。2008年,他的作品《心手相连》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获得“郎静山国际摄影艺术”金奖;2010年,作品《无钱上培训班10岁女孩路灯下练芭蕾》获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2010年度好新闻评选一等奖。 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参与过众多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三峡大坝全线贯通、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川东地区百年一遇特大洪灾、5·12特大地震、日本9级海啸大地震…… 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但他“打街”寻访线索的方式始终如一,他寻找新闻的眼光,也始终如一地关注着市民生活,他记录瞬间的镜头,更始终如一地传递着人文关怀,饱含着一种不能言传只能意会的脉脉温情。 王牌娱记 杜恩湖 央视春晚贴照片“此人禁入” 杜恩湖是谁?每年春晚,他都会默默为观众奉上全国独家,“老杜探春晚”已是华西都市报品牌栏目,与读者相约多年。 杜恩湖是谁?他牵过章子怡的手,与赵薇漫步街头,带宋祖英吃成都小吃,是赵本山的座上客…… 杜恩湖是谁?一件红夹克,背着一个硕大的摄影包,以及口音永远椒盐、但真诚洋溢的普通话:“你好!我是成都的老杜!” 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杜恩湖也不是一夜炼成的。 圈里一战成名,他不得不提刘晓庆:“当时,刘晓庆拒绝任何采访。为了混进酒店,我乔装成送开水的服务生,顺利地进入了刘晓庆的房间。进了房间,我一个健步冲上去,对她说‘我是《华西都市报》的记者,你今天必须接受我采访,要不我就抱起你从这层楼(5楼)跳下去!’”刘晓庆愣了下,立马说“好!有个性!” 多年以后,一提起成都,明星们会警觉地说:“小心,那里有个杜恩湖!”事实上,老杜有颗真诚的心,他关注新闻,更重友情。每次大明星们接机,那是人山人海,而每次他们离开时,总能看到提着成都特产,带着这位明星在蓉活动的影集,像送家里人一样来送机的老杜。 除却八卦,老杜也在全国做出了一系列重磅独家。 2004年,一场义演正在成都举行,在后台一处半掩的门外,争吵声令杜恩湖停下脚步。一个男中音气急败坏地说:“今晚你不把钱给够,我就把演员全部带走……”义演怎么还要钱?老杜看看表,演出已经晚场半小时。他转入其他房间,逮到另一名男子问:“演出怎么还没开始?”“还差50万,没给够怎么演?” 原来,这场义演实为商演,老杜在房内四处搜索,终于翻出一张废纸,上面全是明星的标价。接下来的两天,无视“后台”“背景”的种种威胁,他忙着收集材料。第三天,《四川义演变商演》报道轰动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央视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节目也跟进关注。 正如蔡明所说:“老杜,看到你我就想起:血总是热的。” 他是采访央视春晚最长的娱记,到今年已整整17年。每一年,他都能第一时间拿到第一手资料。老杜也因此上了央视春晚“黑名单”,“他们在门卫处、保安处贴我的照片,不准此人进入。”为了混进去,他扮过民工,搬运工,而后来,凭着与赵本山的铁杆关系,又常跟着赵本山进春晚。 去年12月22日,杜恩湖身在成都,却完成了一篇轰动全国的报道——《央视春晚老脸被“毙”一半,巩汉林潘长江郭达小品“下课”》。 “这个绝密消息怎么拿到的?”“我有秘密武器啊!”老杜得意地给我看了“线人”发来的短信,“千万不要小看你身边每一个人,包括守大门的……” 绘梦成真 杨仕成 梦想很丰满真人很喜感 人人都有梦,但很多人仍在“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苦苦博弈。但他无疑是幸运的,他喜欢画画,他就干着完全与画画靠边的事情;他想成为漫画家,他的漫画就可以通过华西都市报得以呈现。他靠“手艺”吃饭,每天徜徉在色彩与漫画间,一日不画,心烦意乱。如果哪天你在华西都市报碰见一个嘟着嘴、眯着小眼,埋头画画的人,没错,他就是杨仕成! 杨仕成首先是个漫画家。 1997年,原本学正统美术的杨仕成,凭一张寥寥几笔而就的插画向《华西都市报》“街坊”投稿,从此与华西结缘。1999年,他如愿进入华西都市报。 那时候,白天画漫画,晚上做版式,废寝忘食到胃痛吐酸水的地步。有种抱怨叫“岁月如飞刀”,可这把刀落到杨仕成身上,却像有了魔力,将他的漫画从开始的青涩简单雕琢到如今的炉火纯青。十余年至今,他已在全国多家报刊开设漫画专栏和发表漫画作品5千多幅,成为CFP、IC、中国新闻漫画网等多级专业新闻漫画网站签约漫画师,是成都媒体响当当的“漫画大师”,更是华西都市报的“王牌”之一。 杨仕成还是当之无愧的版式专家、制图专家。 十几年来,华西版式不断革新,视觉冲击力不断强化,都少不了杨仕成为它锦上添花。2011年初,华西版式再次大举创新,创意图的大量应用,三维图的立体呈现,又将杨仕成推上了现学现卖的路子上来。好在此人学习能力超强,悟性又高,很快就将三维制图玩得风生水起,用他的妙笔生花,让版面活泛起来,版式灵动起来,让新闻,动了起来! 如果杨仕成休假超过一周,夜班很多编辑都会抓狂。他是一日不画,心烦意乱,但编辑们找不到他,也是要心烦意乱的。“他最好一是不休假,二是会分身术,再不就是可克隆。” 杨仕成利用业余时间,十多年来已出版漫画书籍20多本,为华西创作的漫画更有上万幅之多。 他如何能日以继夜,把画画当饭吃?他三分腼腆七分谦虚地回答:“哎呀,就是找碗饭吃。”可是,能把这碗饭吃得这么香,这么有滋有味的,着实令人羡慕嫉妒恨啊。 除了吃,杨仕成还有其他梦想,比如:对报社,成立华西图片库;对自己,办一个漫画工作室;对未来,喝点小酒、打点小麻将,每年画几本漫画书,优哉乐哉…… 当然,成为朱德庸那样的漫画家,登上作家富豪榜,也许才是他这辈子最伟大的梦想。 李晓亮 笔风多变的80后“宅帝” 得知晓亮被评为报社“名编”之一,有些出乎意料,却也觉得在情理之中。“编辑”只算他的副业,撰写社论、社评和评论员文章才是其引以为傲的主职。当然,无论编写——都是一门关乎新闻品位、视野与技能的艺术。以此观之,“名编”之于晓亮,是恰如其分,实至名归的。 作为华西的评论主笔,李晓亮以一支社评之笔、一个高品质评论版,配合报社其他思想性调查性品牌新闻栏目,共同支撑起一家报纸的情怀格调。 晓亮的评论多给人以“成熟、辛辣、老练”印象,不少人以为他是个饱经沧桑、阅尽世事、愤世嫉俗的刻板老学究。殊不知,他是个令人咋舌的80后“宅帝”:看美剧、动漫、大片、烂剧;品时尚小清新也尝摇滚重口味;听逗哏郭德纲、也迷盗墓8部曲;当然更少不了涉猎人文社科、新闻时政书刊报章…… 李晓亮的阅读视野和知识修炼决定了他写作时的得心应手——他写“社评”,娓娓道来却笔触坚定,立场鲜明却不偏不狭;写“观察”,则更多体现知识积淀和精准前瞻的研判思路。而写“街谈”,则又是另一套言说方式。妙笔生花,寓庄于谐,趣味横生。 无论是写评论还是做编辑,李晓亮的执著和坚持尤为难得。当时评的“时效性”长得令人发指,这种无力感对评论人的吞噬最为致命。但是以“校车事故”为例,李晓亮集中编发十余篇相关评论,角度各异,但其中蕴含的新闻人情怀,却始终如一。 挑战自我 胡晓 十年娱记转型时政记者 十年前,她带着3000元钱来到成都闯荡,为的,只是少女时期就涌动在内心的记者梦。十年后,已经是娱乐圈、文化界“名记”时,她做出一个决定——转型成为时政记者。她,就是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胡晓。 “当记者,是我少女时期的梦。”回忆起自己和记者的缘分,胡晓提到了16岁看到的一部电影:“那部外国电影里有一位战地女记者,没有多少戏份,但却是英姿飒爽、能干漂亮。我当时就觉得自己这辈子和记者这个职业有一种宿命因缘。” 为了圆记者梦,大学毕业后,胡晓毅然从机关辞职,2001年夏天从重庆独自来到成都,开始记者生涯。 多年来,胡晓一直从事着文化新闻的报道工作,在文化圈积累了众多的人脉和影响力。但是2010年年底,她却毅然转型成为一名时政记者:“做了十年文化记者,我的内心渴望转变、渴望挑战。” 十年的文化记者生涯,也让胡晓从衣着言谈都带着浓厚的“文艺腔”。她坦言,转型经过了一个“重塑自我”的阶段。“首先衣着上,以前那些绣花衣、灯笼裤统统锁起来,努力看起来像一个职业女性。” 全国“两会”、成渝经济区规划、“两化”互动、西博会、C21峰会等大型报道一路做下来,胡晓说,“我很庆幸自己当初做了这样的选择。一年时政新闻的历练,提升了我的眼界和心胸,以前我是感性大过理性,现在,我的理性度大大提升,我很享受这样的转变。” 寰球小姐 李寰 “女飞人”1月出差27天 从法制新闻到国内国际新闻,这个女人游刃有余。不论是长期关注孙伟铭案件,还是全国四处出差采访矿难、污染、车祸,她都乐在其中。这个女人叫“李寰”。她因坐太多飞机被称为“寰球小姐”,还有个外号:拼命三娘。 能在众多优秀记者中突围而出,没有两把刷子可不行。采访她的时候,李寰一直在和我强调:“不要把我的伎俩曝光完了。” 她最大特点:勇往直前,善于和被采访者“斗智斗勇”。比如为了接近地震小英雄林浩,她带他去国色天乡,小林浩见到她就叫“姐姐”。为了接近“因丑杀人”大学生的同学,她化装成律师助理。还有当事人女友、实习生、应聘者…… 拼命三娘不是吹出来的。2010年底李寰转为国内国际部任记者。2010年12月,她去河南采访矿难,凌晨3点才在宾馆安顿下来。睡了不到4个小时,一早又起床赶往事发现场,直到下午1点钟,她一直都饿着。更强的是,冬天的河南,拼命三娘连秋裤都没有穿,她表示走得太急忘了带,这使得她被誉为耐寒界的一朵奇葩。 当天晚上7点吃到那天的第一顿饭时,她已经不知道饿是什么感觉了。不过摄影记者的举动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感觉——这位大哥吃了半盆河南烩面,注意,是比脸还要大两圈的盆。 2011年3月,李寰只在成都待了4天,其余时间就是在做“空中飞人”,全国各地采访。2011年4月,她在成都待的时间也就一个星期。不过最近,李寰终于消停了,因为她即将当妈妈了。但是,她不会消停很久,闲不住的她产后还想“复出”采访部门。“我是当记者的,总不可能一天在屋头待到起嘛。” 新闻快男 陈诚 永远站在新闻一线 陈诚,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从2003年起主跑全国突发事件、调查新闻。曾参与报道阜新矿难、汶川大地震、云南“躲猫猫”案、舟曲泥石流等大事件。从2009年起主跑全国两会,采访过卫生部部长陈竺、教育部部长袁仁贵等政府官员,专访过网络红人伍皓、卢星宇等人物。 作为一名长期跑突发事件的记者,陈诚的背包里,有几样“宝贝”从不离身:通讯录、相机、笔记本电脑、录音笔、全国地图,还有一部iphone手机。“有了这几样东西,不管我在哪,只要新闻一发生,就可以立即赶赴现场。” “做一名职业新闻人”,这是陈诚对自己的定位。陈诚认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最关键就是一个字:快。快速反应、快速出发、快速投入战斗。第一时间站在新闻一线,写出好新闻。 陈诚的开车技术很不错,这也是跑新闻“逼”出来的。2010年8月8日凌晨,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陈诚和同事开车往现场赶。路途700多公里,他就和司机轮流开车,终于在天亮之前赶到了舟曲泥石流现场。 除了动作快,还要人脉广,接近1000人的媒体关系和几千人的专家库,就是陈诚的“秘密武器”。 对新闻的狂热,让陈诚应对时政新闻时也得心应手。从2009年起,他都是全国两会、省两会的上会记者。采访过卫生部部长陈竺、教育部部长袁仁贵、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鸣起、全国妇联副主席甄砚等。 能当上华西都市报的首席记者,总是有两把刷子的,陈诚对此的总结是:“始终保持着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不屈的意志,就是我的独门秘籍。” 孤胆英雄 庞山岚 擅在新闻“深处”做调查 三峡工程、开县井喷、凤凰垮桥、北京奥运、汶川大地震、卧底广西来宾“传销王国”、“浙江亿万富姐吴英神话破灭、“神舟六号”、“嫦娥一号”、“神舟七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述任何一个关键词,都是一名记者职业生涯的重要砝码。而这些,华西都市报首席记者庞山岚一个也没有错过。在年轻记者眼里,善于只身前往新闻“深处”做调查的他就像一个孤胆英雄。 “我不是演员,但记者必须学会‘伪装’。”作为一名以采写调查新闻和重大突发新闻见长的记者,庞山岚的“侦查”功夫堪称一流。 2006年,广西来宾的“传销王国”欺骗了上万四川老乡。他扮成纨绔子弟混进去,传销王国内部都被他花花公子的形象所蒙蔽。一次传销晨会上,他失手掉出了录音笔,一瞬间上百双眼睛都在审视着他,他淡定自如地弯下腰,以听MP3为幌子涉险过关。 正是有了这份机智,他才能在调查地下工厂非法拼装电动自行车的时候,凭着酒桌上一句话,顺藤摸瓜查到了幕后黑手为某部门副局长,还顺利地“套”出了这位局长的话并录音锁定证据。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凌晨,庞山岚奔赴绵竹市汉旺镇。次日见报的《广场钟楼永远定格在“2:28”》成为全国独家。“记不清有多少篇稿子是含泪写成的。” 作为他的同事,在此悄悄透露一个秘密,已从业13年的庞山岚,每次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变成铅字,还会像个刚入行的新记者一样自我陶醉好半天呢!对他而言,每一次的采访始终是一种新的体验,是一次未开启的神秘旅程。如他所言:“有了好线索,一天只吃一顿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