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书市的商家们正在紧张备货
四川书市新门脸
比起梨花街的旧市场,搬到新址北大街的四川书市,显得有序得多。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四川书市“新家”,很多商户都在紧张铺货。四川省图书音像批发市场(简称“四川书市”)管理中心总经理唐家申告诉记者,“书市比原计划(2月10号)提前两天完成搬迁,2月8日将全面试营业。今天哪怕是通宵,也要准备妥当,不耽误8日上午8:45全面开门迎客。”
搬进新家
商户仍叹网店“冲击大”
比起老市场,新市场的空间比较开阔,图书分类也清晰有序,二楼主营社科类图书,三楼主营教学类图书,期刊杂志在四楼。
唐家申介绍,“95%的商家随迁,入驻新市场商家共105户,经营图书共约15万种。新书市为独栋大楼,建筑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整体经营规模大于老市场。”虽还没全面营业,众商家都在紧张铺货当中,但不少时效性强的期刊类商家已开始营业。一些赶来买教辅的中学生,成了第一批“客人”。
实体书店遭遇网络购书冲击遭遇困境,已不是新鲜事。据尚和书店成都店部门经理陈鹏介绍,他们书店自1999年在四川书市以一张书台子起步,如今发展到在全国10个省有20多家连锁店。
对于近年来实体书店面临的大环境,他深有感触,“确实感受到电子书店的强烈冲击。尤其是近一两年,前来进货的零售商数量在变少,进货量也在下降。其中以娱乐杂志的下滑尤其严重。这跟网络新闻、微博流行有很大关系。”
想新“点子”
书店动手
“编”杂志
唐家申认为,“要不断想新点子。比如有些商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类似‘搬运工’的批发商,而是组建民营出版工作室,参与书刊策划、组稿和编辑工作,实现编、发、销一条龙。像尚和书店,策划编辑的全国发行的期刊杂志《养生》,发行量还不低。像这样操作的书店,在四川书市100多家商户中,大概有10家。”
“除了经营性质之外,书店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公共阅读的公益效能,未来可在这个方向走出新路子。此外,我们对电子商务并没有漠视,建立大型网上商城,将实体书市搬到网上。目前还正拟定建立书市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让零售商可以在网上点击进货,大幅度降低成本。”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摄影陈羽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