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活动聚焦 查看内容

凉山“三级跳”山水资源一齐跑步奔小康

2012-3-21 10:04| 发布者: 阳菲菲| 查看: 5275| 评论: 0|原作者: 刘建 徐湘东 吕甲|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喜德县冕山镇五合村的小姑娘。 五彩凉山美图集 邛海湿地风景如画。 邛海湿地游人众多,游客乘坐双人自行车观光。 西昌川兴花卉产业园,正在盛开的鲜花 “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 ...

 

  喜德县冕山镇五合村的小姑娘。

    五彩凉山美图集

 邛海湿地风景如画。

 邛海湿地游人众多,游客乘坐双人自行车观光。

    西昌川兴花卉产业园,正在盛开的鲜花

 

“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这样总结。

    “三级跳”:

    第三级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凉山和木里藏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凉山州委书记

    翟占一语录

    ●“实现凉山更好更快发展,必须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既聚跨越之势、提跨越之速,又注重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立足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优势,我们正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花卉基地、全国性的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苦荞茶生产基地、高原水果基地、茧丝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输出基地,打造五百亿绿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我们将以雅西高速全线贯通为契机,打造万亩邛海湿地,深入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冬春阳光、火把节、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现代科技、生态观光等专题精品旅游文化线路上档升级,构建百亿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彝族风情最浓的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最佳阳光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凉山发展思路:一是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难题,确立‘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统筹推进全域凉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二是深刻认识战略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实施“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战略;三是牢牢把握发展潜能加速释放、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的发展态势,锁定‘追赢赶超、富民强州,奋力挺进全省第一方阵’战略目标。立足大资源、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实施大开放、打造大品牌、促进大跨越,推动全州经济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要增长极。”

    综合《四川日报》

    村民巴且木呷的得意

    告别“火塘烤洋芋”住进现代三居室

    2010年,彝家新寨建设启动。到2015年前,凉山将建设1190个彝家新寨,解决9.89万户、49.58万人的居住问题。

    “彝乡多美酒,美酒敬宾客……”3月4日上午,彝族祝酒歌唱起,喜德县冕山镇五合村村委会前面的小广场上,身着民族盛装的村民们手挽着手,跳起彝族达体舞。

    “这么热闹的场面,过去只有在火把节和彝族年时才会看到。”五合村村委会主任罗瓦尔说,这两年,村子里的聚会越来越多。

    五合村,距喜德县城10公里,依山傍水,全村392户人家,1560人。

    村民巴且木呷热情地带记者参观他的新家。三室一厅的白墙青瓦小院,宽敞明亮,家电齐全。走进厨房,不见木柴,烧的是沼气。屋顶上,还有太阳能热水器。

    看到记者的惊讶表情,巴且木呷有些得意。“房子是2009年修建的,国家补助了2万5,自己出了5万。”

    “前几年我们住的还是烂房子,家里连根板凳都没得。”巴且木呷指着远处的高山,颇为感慨。在搬进新房之前,一家4口住在半山腰上的土坯瓦板房里,房子破旧,仅能避风雨。吃饭时,“一家人直接坐在地上,围着火塘烤洋芋”。

    五合村,只是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中,上千个村寨的缩影。

    凉山州辖17个县市,安宁河谷地区富饶,高山地区贫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扶贫攻坚,仍然是凉山当前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说。

    从2010年起,凉山州正式启动彝家新寨建设。按照计划,到2015年之前,凉山将建设1190个彝家新寨,解决9.89万户、49.58万人的居住问题。

    市民老杨的惬意

    鱼塘变湿地琼海散步比钓鱼更爽

    今年,凉山将打造万亩邛海湿地,构建百亿旅游产业集群,打造西部最佳阳光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3月3日下午,西昌邛海湿地。夕阳西下,湖面、芦苇、码头、渔船,都被染成金黄色,美不胜收。

    市民老杨说,两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鱼塘和菜地,那时他经常来钓鱼。2010年4月,邛海湿地一期工程动工建设,当年7月1日竣工。去年6月29日,总占地面积为2600亩的邛海湿地二期恢复工程“梦里水乡”,也揭开面纱免费向游客开放。

    湿地建成了,老杨钓鱼没了好去处。可是,每天早晚来湿地散散步、欣赏风景,成了比钓鱼更惬意的事情。

    好的旅游环境所带动的,不仅仅是邛海、泸山一带。西昌城区往外几十公里的一个个“世外桃源”,也相继被打造出来。

    3月3日,西昌市安哈镇。这里正举办梨花节,梨花在房前屋后绚丽绽放……村民马芝芝却顾不得赏花,她家的农家乐坐满了10多桌游客,为客人准备几大盆烧烤,是她的主要任务。

    村民则哈坚持用并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为记者导游,“村里发展旅游,讲不好普通话,接待不好客人。”

    凉山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代表性的景区、景点有160多个。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著名景区驰名中外。2011年全州接待国内游客达2201.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0.46亿元。

    今年5月,雅西高速即将全线贯通。今年,凉山将打造万亩邛海湿地,深入实施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冬春阳光、火把节、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现代科技、生态观光等专题精品旅游文化线路上档升级。同时,构建百亿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彝族风情最浓的旅游目的地,以及西部最佳阳光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凉山苦荞的生意

    昔日穷人专属今日卖进超市

    凉山将加速打造千亿水电、千亿矿冶、五百亿绿色特色农业、百亿旅游“四大产业集群”

    3月5日下午,攀钢西昌钢钒基地,轰鸣声中,火花四溅,热气袭来,又一炉钢水出炉。总投资约243亿元的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于去年12月底竣工投产,成为凉山工业的又一大手笔。

    “凉山州可谓大山大水大资源。”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说,依托资源优势,凉山将加速打造千亿水电、千亿矿冶、五百亿绿色特色农业、百亿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钒钛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战略性优质烟叶花卉基地。

    3月3日,西昌市川兴镇花卉产业园。塑料大棚内,30摄氏度的温度下,一盆盆鲜红的凤梨花花开正艳。不久之后,这些凤梨花,将出现在上海、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市场上。

    土地广袤、光热优越的凉山,被誉为“天然绿色大棚”,除鲜花外,品质优异的,还有不少农产品。

    苦荞,这种生长在凉山州高寒山区的粮食作物,以前是当地人用来做“荞麦粑粑”的主食。按照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穷人才吃的东西”。而现在,这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苦荞粉被加以精美包装,用作馈赠的礼品。凉山的苦荞茶,如今在成都的各大超市,都可以买到。

    印象凉山

    凉山州,位于四川最南端,辖17个县市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域广阔,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境内有14个名族,被称为“五彩凉山”。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凉山阳光充足,旅游资源丰富,州府所在地西昌,素有“月亮城”的雅称,年均温度16.9摄氏度,被称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著名的邛海泸山景区,就在城边边上,交通非常方便。

    凉山最好看——螺髻山景区。位于西昌市城南30公里处,主峰海拔4359米,是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螺髻山之名,来源于其山像是古代女子头上青螺状的发髻。这里冬季可看雪,夏季可看杜鹃花海。

    凉山最好耍——东方女儿国泸沽湖。泸沽湖位于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被称为“母系氏族的最后一块领地”,这里湖光山色秀美,生态环境优良,而且充满着神秘色彩,被称为“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在这里,可草海泛舟,可感受走婚桥的浪漫。

    凉山最好吃——彝族特色美食坨坨肉。坨坨肉是彝族人肉食中的一种烹煮方法,猪、牛、鸡肉都一律砍成大块。煮熟后,放盐、木姜子、花椒、辣椒等调料,入口生香,回味无穷。

    链接

    凉山州“三级跳”跨越发展目标

    第一级跳:2011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突破百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第二级跳: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总量进入四川“第一方阵”。22万户、30%以上农业人口入住新村,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极度贫困和突出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第三级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安宁河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成都平原经济发展水平,率先实现小康,大凉山和木里藏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流汗

新奇

难过

搞笑

愤怒

同情

感动

高兴
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