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妈手艺精湛
距离成都人民北路地铁站的B出口只有几步路,路边的栏杆上挂了个红色的小牌子:谢氏精工织补。 牌子背后靠近墙角处,头发花白的谢绍兰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织得起劲。 她面前只有一张小圆桌,放着鞋垫等杂物。 熟悉的老顾客路过,都要和她打声招呼:“快中午了,该吃饭啦!”谢绍兰扬一扬手上的针,回答:“晓得了!” 67岁的谢绍兰,做织补已经37年。人民北路与一环路交界一带,就是她的“据点”。从一片农田到高楼四起,她在一针一线中串起了37个寒暑春秋。 “当年还没结婚的那些小姑娘、小伙子,现在都有当爷爷奶奶的了!”谢绍兰说。 而她本人,也由5个孩子的年轻母亲,成为拥有两套房子的乐观老人。 一种生计 她靠织补拉扯大孩子 上世纪60年代末,老家在简阳的谢绍兰与丈夫来到成都。丈夫在工厂里当生产组师傅,谢绍兰则找零活干:割牛草、卖凉水、捡炭渣…… “割牛草卖,1斤只能挣1分钱。我怀着老三的时候,一个人能背204斤草。”谢绍兰记得很清楚,她常去工厂附近捡炭渣,挑出没烧完的卖钱,2分钱一斤。 找活干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74年。那时,谢绍兰已是5个孩子的妈妈。一次去宜宾亲戚家,她发现有人在街头织补衣服,织补一双棉袜能挣3角钱。 谢绍兰想,成都好像还没有做这行的,于是下决心跟人家学,在成都开个织补摊。 谢绍兰把宜宾那个小摊的老板请来,帮她撑了3天门面。刚开始不好意思喊价,第一天挣了2.5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3天后,小老板回去了,谢绍兰一个人继续。家里人担心她这样是“投机倒把”,可谢绍兰不怕,“这些都是为了吃饭。” 谢绍兰说,那时她心气特别足,就想着怎么挣钱。没有本地户口,就没有粮票、油票,她只能挣了钱再到黑市买票。 刚开始,谢绍兰到处打听哪里生意好。得知132厂附近生意好,她就起个大早,到驷马桥赶车。先从驷马桥到火车北站,再搭车到盐市口,再到十二桥,然后到黄田坝。 她的生意比想象中还要火爆,带过去粘袜子的大半瓶胶水都用光了。一直到街灯亮起,她才赶车回家。 谢绍兰说,当年公公在人民北路的嘉兴商场楼下开了个小铺子,告诉她那里闹热,人流量大,没准生意不错。 1974年下半年,她收拾了装备来到人民北路。从此就在这里站住了脚。凭着这门手艺,她拉扯大了5个孩子。 一份坚持 凭双手挣钱心里坦然 因手艺不错,渐渐地,谢绍兰开始受到欢迎。不仅北门,连东门、南门的顾客也打听着找来。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凭着一双巧手,谢绍兰每个月挣的钱,已经比一个老师还要多。 几年之后,一环路改造,嘉兴商场也拆了,谢绍兰就在路口附近摆摊。后来挪到了现在这个地方,一待又是10多年。 这是人民北路一段紧挨着一面 墙的墙角。红色的小牌子就挂在栏杆上,旁边挂着针线盒。 成都地铁1号线修好后,谢绍兰的小摊距离地铁出口只有几步路。地铁刚开通时,有人送给她一张免费体验票。当天,她放下手里的活儿,从人民北路一直向南坐到终点站世纪城,又从世纪城坐回升仙湖,然后再搭公交车回到人民北路,“全程体验了一盘。” 一个承诺 挂出手机号不让人白跑 谢绍兰的坚持换来了收获。早在1983年,她就在玉带桥附近买了房,后来拆迁赔了她一套,现在那套房还在出租。 2009年,65岁的她又在龙潭寺买了一套二居室居住。加上装修, 总共花了30多万元,其中10多万元是跟侄子借的。 她每天清晨6点多起床,从龙潭寺转两趟车到人民北路,傍晚6点过回家。中午自带盒饭,吃的时候在隔壁火锅店用微波炉热一下。下雨时,就拿出两把大伞撑上,雨大得实在不行,才到火锅店去避避雨。 谢绍兰很潮。掏出来的是粉红色的滑盖手机,还带上网功能。她从2003年开始用手机,目前已经是第4个了。 挂在栏杆上的牌子上,写着谢绍兰的手机号码。她说,这样老主顾就可以提前电话预约。免得万一哪天有事她没来,人家扑空。 一缕情调 老主顾陪着小摊“慢慢变老” 37年来,谢绍兰的织补摊一直摆在人民北路。当年年轻的老主顾,已经陪着这个小摊一起“慢慢变老”。 4月1日上午,在附近印刷厂工作的52岁的高先生路过时,习惯性地与谢绍兰打了个招呼。 高先生说,他没结婚时就在这儿补衣服,至今已有30年。一大家人,有需要补的衣服都拿到这儿来,“谢大姐补的衣服不会掉线,多巴适的。” 谢绍兰说,像高先生这 种几十年的老主顾还有很多,“有些刚开始在我这儿补衣服时,还是没结婚的小伙子大姑娘,现在当爷爷奶奶的都有了,仍然把衣服拿来补。” 30多年前,谢绍兰补衣服,都是以角为单位算工钱,最复杂的也不超过2元钱,而现在基本是10元起价。 “只要身体没病,再恼火的活路都不怕。”拿起一件羊绒背心,谢绍兰又开始飞针走线。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摄影吴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