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四川段已施工完毕,将于近日就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该管道全长185.29千米,目前已全线贯通并投入试生产,最大设计年输气能力达120亿方,相当于成都主城区2857天的燃气使用量。
两条管线全长185.29千米
据省环保厅3月30日公布的《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四川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环保公示》(以下简称《公示》)介绍,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四川段包括干线和达州支线两部分,全长185.29千米。
其中四川段干线线路从四川省宣汉县普光首站出发,沿途经宣汉县、天生阀室、开江县普安镇、达县、开江县任市镇,最终到达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线路全长104.29千米,管径1016毫米,输送压力10Mpa。
而达州支线开始与主干线同沟敷设,从冯家坪开始,途经新红、宣汉县、天生阀室,然后从天生阀室离开主干线,经七里乡、茶子峡、黄家湾、绿葱坪、天宝乡、大石盘、苟家山、岩石碥、杜家沟、盘石乡、大沙坝、宽槽沟、朱家槽、堰坝,最后抵达达化末站,线路全长81千米,管径508毫米,输送压力8Mpa。该管线还建设有普光首站、达化末站和天生分输站等工艺站场。
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污染物排放
《公示》介绍说,该管道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扰动和自然植被等的破坏,以及“三废”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在运营期间,由于输气管道敷设在地下,进行密闭输送,管道进行了防腐处理,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污染物排放。污染源主要为各工艺站场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声源。
《公示》还介绍,该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分别规定了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修复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在施工期规定了风层开挖与回填措施,水、气、固、噪的污染控制措施,穿越河流、铁路及公路的防治措施,生态恢复措施,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敏感目标保护措施等。在运行期规定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以及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如果公众对该工程的环保措施、环境影响等问题还有任何建议和意见,可通过电话形式向调查单位、建设单位反馈信息。
从四川普光气田出发将气送往长三角及沿途地区
昨日,项目有关负责人向华西都市报记者介绍说,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四川段早在2007年就开始建设,2009年竣工投入试生产。“目前管道工程已经全线贯通,具备西气东送的能力。”
该负责人说,该管线是一条单独的输气管线,从四川普光气田出发,最终将普光气田的天然气送往长三角地区和管线沿途经过的地区,缓解这些地方的供气压力。“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是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能把我国西南川渝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并送到东部地区,既满足了东部地区对天然气能源的迫切需要,又能带动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该负责人说,川气东送管道工程设计最大输气量每年可达120亿方,如果满负荷输送,按目前的气价计算,至少可为我省带来上百亿的销售收入。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成都主城区的供气量创下历史新高,全市每日供气量在420万立方米左右。按照这样的数据计算,120亿方气差不多可供成都主城区使用2857天。
“现在该管线还未正式竣工。”该负责人说,管线正式竣工还需要环保部、水利部、卫生部和安监总局等国家部委的验收,等相关手续办理完毕后才算正式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