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成都 查看内容

太多奇思幻想 女孩自称有“狼族精神”

2011-4-14 08:37| 发布者: 钱阳| 查看: 1443| 评论: 0|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昨日,成都七中女生刘溪韵写下20万单词全英文科幻哲学小说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在网络和社会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许多读者提问:女儿偏科,爸妈是什么态度?刘溪韵的思维是否该在同龄人中得到鼓励 ...

                    刘溪韵阅读的书籍让父亲都瞠目吕甲摄

 
    昨日,成都七中女生刘溪韵写下20万单词全英文科幻哲学小说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在网络和社会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许多读者提问:女儿偏科,爸妈是什么态度?刘溪韵的思维是否该在同龄人中得到鼓励?看懂量子物理为何数学只考12分?奇怪的想法是否会将她引入“歧途”?

    针对这些问题,华西都市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刘溪韵的家人、教师、同学和朋友,各方看法不一甚至产生较大冲突。

    “她的想法可能缺乏理论基础,经不起推敲。”她的同学说。

    “为什么不能想?在中国,这种学生或许会因为‘奇怪’而被注视,但在西方她的行为可能就是正常的。”她的老师说。

    “让孩子思想自由,人格才能独立。”她的父亲说。

    A

    家庭教育

    父亲:女儿的书我都没读过

    刘溪韵的父亲刘讯是成都理工大学的教授,曾取得法律和中文双学位。

    刘溪韵常向父亲提问、探讨,不光有“把知识植入大脑”的想法,也有关于宇宙和生命的问题。

    对此,刘讯从来不说“这个不可行”,只会说“我不懂”,或者是“我们再查查书籍吧”。

    “我和女儿有个共同的信条,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刘讯说,女儿非常独立,是否住校之类的问题都是自己决定。

    刘讯说,女儿之前压根儿没给家人说自己给国外教授们邮寄科普论文,后来因为邮寄作品需要费用,零花钱又捉襟见肘,才给爸爸透露了风声。当得到剑桥大学老师的回复,父女几乎异口同声:一切皆有可能。

    这名教授有什么特别的育儿经?他给华西都市报记者总结了3点。

    “给孩子留些时间”

    刘讯说,“留”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留给她,一是留给你。

    刘溪韵对强权非常反感,她因为高一痴迷读书,数学只考了12分,这让母亲特别懊恼,母亲一旦唠叨几句女儿就犟。此时,父亲就当润滑油,告诉她如果有目标可以自己支配时间,但不能忽视基础。

    每周末,刘讯都会陪女儿散步,看电影,买书,很少拒绝她的要求。大片、文艺片,喜剧片或者晦涩的影片都一览俱全,看了以后就相互讨论。

    看完《观音山》,父亲感觉题材压抑,刘溪韵则认为“它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但人都会有埋藏心底的快乐”。

    “孩子有问必答”

    由于刘溪韵平时住校,她网购外国原著后,都是请父亲帮忙接收。

    那些邮寄来的书籍,有的让这个双学位的父亲都瞠目,尼特根斯坦的著作、特别抽象的书籍,“有的是我大学都没有读过的。她有时想的比我远得多。”

    不过,刘讯并不会因为涉猎面没有女儿广而“害臊”,他认为这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了解女儿更是家庭的责任。

    阅读面广自然问题很多,刘溪韵又特别开朗,她不怕别人嘲笑问题的深浅,因为只有得到答案她才会快乐。“只要有问题,我就答。”刘讯说,作为教授,他也这样建议各位家长。

    奇怪的问题会让父亲焦虑吗?刘讯说不,但他有担忧:女儿提出这些问题是因自己太独立、太个性,思想沉浸在书中却还没融入社会。

    正因如此,女儿想在高中毕业出国,刘讯却认为她还不够社会化、基础知识没有打牢,“没有直接说不行,拿到奖学金就允许”。

    “给她体验的机会”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没有把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我感觉我应该是成吉思汗的后人,我有狼族的精神。”刘溪韵小学六年级时,看完了当时风靡的《狼图腾》,她为此痴迷。“爸爸,你能把我的户口迁到内蒙古去吗?”

    刘讯没有说太多,在华西都市报小记者团为女儿报名,走入了草原和沙漠。“她自己经历了旅途的劳累,回来后再没提起迁户口的事了。”

    此外,刘讯还认为,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很有必要,得知女儿悄悄给国外知名人士邮寄论文后,他没有批评,反而支持女儿到英国、美国去感受。“只有让孩子思想自由,她的人格才可能独立。”刘讯说。

    B

    学校教育

    老师:她好学程度让人佩服

    平时,刘溪韵上课总是积极发言,下课缠着老师提问。“老师,你认为我是不是有点狂呀?”她这样问过好几个老师。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刘溪韵的几位老师,他们反而鼓励自己的这个学生自由畅想。

    精力有限数学偏科

    “每个省每年都能出一个高考状元,但不是每年都能出一个天才。”数学老师杜晓雯说,刘溪韵虽然数学成绩全班倒数10名,但她好学程度实在让老师佩服,“可以用百折不挠来形容!”

    在杜老师教的两个班,像刘溪韵一样常常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

    很少。“就算答错了,被同学笑,她还是坚持举手。有一次她提问,我看到她眼中含着泪花。”因为思维方式完全不循规蹈矩,加上花的时间相对有限,高中数学让刘溪韵很苦恼。

    “高考固然重要,但若为此抹杀了一个天才,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就不值得了。”班主任周红老师说,刘溪韵不一定是天才,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她是在浪费时间,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她积累了很多知识。

    兴趣特别鹤立鸡群

    这样一个爱哲学的同学,政治老师怎么看?翻开政治老师袁颖

    的手机号码簿,那个叫作“刘哲学”的人就是刘溪韵。

    袁老师说,即便在学生成绩优异的成都七中,刘溪韵也算得上鹤立鸡群。“她在哲学方面的兴趣相当浓厚,也梦想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哲学。在大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不太感冒的情况下,她仍是会很认真地思考这类命题”。

    “她居然质疑辩证法!”袁老师介绍,刘溪韵喜欢问偏学术方面的问题,“一些想法初一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不过她见解独立,而且相当真诚,理论还蛮成体系。”

    课间,刘溪韵所在的整栋教学楼就会成她的跑道:从一楼跑到五楼,从左跑到右,这是她的调节方式,也是她思维最活跃的时候。

    语文老师洪琨说:“刘溪韵看似出格的行为,在西方文化背景看来一点都不算怪异。”由于高考压力,现在大部分高中生都很沉闷,没有主动思考,回答问题也被动。所以,刘溪韵主动的行为就显得突兀了。

    C

    同学评析

    同学:她很低调出书没声张

    在同学眼里,刘溪韵懂很多知识,很开朗,但周围的朋友不是特别多,因为她有些特立独行。

    一些同学支持刘溪韵:“她对自己有很清晰的规划,也有眼光。她不是一般的积极,我们很敬佩她的精神。”一位同班女生说:“她很低调,之前都没声张自己写书的事情。”

    喜爱科学的刘溪韵是学校科协的干事,科协主办杂志《未来梦》的主力编辑。但是,科协的同伴中,有的也不知道她对科学“痴迷到这种程度、还写了全英文的书”。

    不过,也有同学认为她的想法有时候不着边际。“她想法直接。我感觉她更适合出国留学。”在和刘溪韵交流一些对科学问题的看法后,理科班的范同学说:“我自己也参加物理竞赛,我个人觉得她的理论基础还不够牢靠,有些可能只停留在对科学名词的理解上。”

    网友提问

    关于小说

    问:整本书20多万单词,涉及科幻、哲学,是用专业术语写的吗?语法错误多不多?

    英语罗洋老师:对于中学生,语法错误肯定无法避免,对自然科学术语的表达也许不是很专业,但只要读者能理解,就可以了。《时间简史》不也是用通俗语言解答科学知识的吗?

    刘溪韵:专业术语用得不是很多,但在引用科学理论时会用到。我从幼儿园开始学英语,到现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有些术语是本来就懂的,但有些还要查字典。我还在修正中。

    关于成绩

    问:数学只考12分,当时如何考上七中?

    刘溪韵:数学考12分,那是在我刚上高二的摸底考试。说实话,高一那年的数学课我都没听,心思都花在写小说上了。

    关于学术

    问:既然高中数学都觉得困难,又如何理解量子力学?

    刘溪韵:高中数学和量子力学的交集并不多。而且,要看研究的是量子力学的哪个方面。

    如果是纯物理方面的内容,对我来说很困难。但我着重研究的是量子力学当中和哲学相交的部分,比如说关于意识体的问题,在量子力学里也有被讨论。

    在古希腊时,哲学和自然科学是不分家的。像爱迪生和尼采,他们读书时数学都不好,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后的对学术的贡献。

    温馨提示

    如果您对科学、哲学问题感兴趣,或者对刘溪韵的学习方式感兴趣,您的家教方式也很特别,欢迎登录华西都市网官方网站http://www.huaxi100.com/,发表您的看法。杨舒斐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


流汗

新奇

难过

搞笑

愤怒

同情

感动

高兴
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