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面试咋操作复旦副教授来支招 “我看过华西都市报‘微招聘’的面试题,2小时内公开回答10个问题的方式,可以称为一次‘脑力激荡’。”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朱春阳,评价本报微简历招聘实习生,是一次难得的创新。至少在人才的选拔上,从四川走向了全国。 对于“微招聘”如何展开具体操作,朱春阳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来看,华西都市报微博问答的方式很不错。虽然问题的回答有时间差,存在部分同学借鉴他人观点的情况。但每一个学生不可能在任何问题上都重复别人的观点,如果一个学生,最后一名回答问题,却还有所创新,恰好证明,他是真正有才能。华西都市报的这种做法,与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脑力激荡法”不谋而合,也是许多企业招聘必不可少的一步。 同时,朱春阳副教授还希望,作为首开微简历招聘的纸媒,华西都市报的微招聘,不仅可以运用到实习生招募中,更可以成为报社和集团人才招聘与储备的重头戏。朱春阳副教授建议,本报微招聘信息中应更多包含华西都市报的相关信息,让全国各地优秀高校学子看到华西都市报的变化和创新,“到时我也会转发华西都市报的微招聘信息,并鼓励更多优秀大学生参与竞争。” 微面试问答选摘 @华西都市报互动新闻:你觉得传统纸媒和新兴媒体相比,优、劣势在哪里?在新媒体日渐兴盛的当下,传统媒体(平面媒体)如何突围…… 天韵传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媒介经理马梅:传统媒体成熟期已过,并且新闻不如网络迅猛,更不能直接进行互动;新形势下的平媒应该和新媒体进行聚合,走出传统媒体的发展局限。 网友“FNgamma”:以跨界全媒体形式融入新媒体潮流,向省外扩散辐射力,整合资源探索跨地区办报可行性;强调自身话语权,仰仗个性评论和观点,摒弃同质化,推崇思想上的不易模仿性;变培养精英个人为优化整体提高团队素质;主动融入集团化运作并充分利用资源,在确保自身发展前提下以大带小,做大自己和集团。 华西都市报记者吴翠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