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外资额138亿美元
回首三年四川招商奇迹 三年来,全省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57家三年来,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川设有外商投资企业,比三年前增长60% 震后三年,是产业恢复重建的三年,更是四川开放合作力度最大的三年,四川对外开放外资投放最多的三年。 这三年,四川招商引资到位金额蝉联排名西部第一,引进国内省外资金由2007年的1973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5336亿元,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每天平均有15亿资金入川;这三年,全省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57家,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外资额138亿美元,超过了改革开放30年的总和;这三年,新增加了3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川落户,是吸收世界500强落户最多的省份,四川对外吸引力依旧未改。 三年前,汶川地震灾区地 动山摇,满目疮痍;三年后的今天,国际巨头纷纷扎堆四川,四川已经成为了海内外客商投资西部的首选之地。 汶川地震没有动摇国内外企业投资四川的决心。因为,他们在四川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在四川赢得整个西部、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广阔市场。 每天引资15亿一年10家500强 解读 10个 世界500强平均每年10家落户四川 震后三年来,全省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更是超过改革开放30年的总和。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震后至今年4月底,全省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957家,吸收外商投资合同外资额120.32亿美元,吸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外资额138.09亿美元。 “全省外商投资捷报频传。”省商务厅负责人介绍,2010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70亿美元大关,名列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九;在四川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60家;英特尔、富士康、思科、马士基等一大批国际知名大公司或世界500 强选择落户四川,四川已成为西部吸收世界500强落户最多的省份;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从申报到获批共86天,审批时间最短,创综保区审批新纪录。 “重大产业化项目增多,震后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得到较大提升。”据省商务厅介绍,震后三年来外商投资呈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在项目规模上,震后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规模约为每个1300万美元,震前历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平均不足500万美元。从外资来源地来看,资金来源更加广泛,震前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在四川设有外商投资企业,震后增加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川设有外商投资企业。 从世界500强落户情况看,震后三年,新增32家世界500强在四川落户,平均每年净增10家,四川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15亿 连续三年每年跨越千亿台阶 “平均每天有近15亿元资金入川,几乎每个月都有重大项目落户。”据省招商引资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我省招商引资不仅总量大幅增长,在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等重点产业承接上实现了大的突破,四川正在成为西部投资首选地。 汶川地震三年来,我省招商引资到位金额连续排名西部第一。引进国内省外资金由2007年的1973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5336亿元,连续三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这三年来,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四川,带来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四川的企业共同发展。 当前,四川开放合作正处于重大机遇的迭加期,这样的重大机遇稍纵即逝。省招商引资局有关负责人说,全省正转向“招商选资”,从过去被迫抓招商引资,变为更加主动地抓招商引资;由不加选择地抓招商引资,到选择性更强地抓招商引资。今年再加把劲,机遇下招商引资是完全有可能再上一个千亿元的台阶。 NO.1 西博会投资签约额第一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西部地区的重要首脑外交平台、投资促进平台和贸易合作平台。三年来,西博会平台作用更加突出。 在第十届西博会开幕首日,富士康集团与成都签署合作协议,设立总投资达10亿美元的“成都产业基地”。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坦言,丰富的人才是来成都投资的最大因素。 也在第十届西博会上,英特尔再度增资7500万美元,增强成都封装测试工厂的规模和运营能力,从而在成都的累计投资总规模达到6亿美元。英特尔公司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说,作为英特尔公司全球核心芯片封装测试基地,成都已经创造出一种“成都典范”,是一个值得来的地方,这里大有可为。 “在国家级综合性博览会中,西博会投资签约额继续保持第一。”据省招商引资局透露,汶川地震后成功举办了三届西博会。从2008年第九届西博会到2010年第十一届西博会,博览会签约项目从897个增长到1581个,投资总额从3118亿元增长到7523.16亿元,仅三年时间就实现了翻番。 举措 服务于产业的“四川速度” 平均每天15亿资金入川,每年增加10个世界500强的新面孔……震后三年,四川的对外开放成效最显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这样的成绩背后有着艰辛和汗水,还有着向国内外企业提供政务服务的高效率,以及携手共同发展的诚挚。 汶川地震后的第10天,成都高新区向所在地企业发出了一封具有国际惯例的慰问信:该区已经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将现阶段对企业 的损失降至最低,同时将持续出台措施,提升抗灾能力,完善应急机制,这包括帮助企业开展员工心理辅导等。这封信起到了稳定人心,缓解紧张情绪的良好作用。 2010年10月2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的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宣布投产。现场,一向低调严谨的富士康集团投资长庄宏仁毫不吝言地三谢成都,“仅仅76天,富士康成都项目从开建到投产, 其效率与效力,创造了富士康全球建厂史的一个新纪录”。 昨日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年来四川立足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围绕汽车制造、光伏、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产业,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推动形成和壮大一批大产业、大集群,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产业支撑。 举措上,不仅着力搭建招商平台,打造引资载体,还逐步改善物流配送、生产研发、人才培训、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知识产权保护、污染治理、质量标准等公共服务,加强产业链配套,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一切从产业出发,一切服从于产业,一切服务于产业——这样的信念和切实有效的举措,促使着国内外投资客商坚定投资四川步伐。 原因 四川始终处在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富士康、仁宝、纬创、戴尔、德州仪器等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四川,选择在四川增资扩大产能,签署重量级的合作协议。投资西部、首选四川,投资四川、辐射西部,已经成为富有远见卓识企业家的共识。 世界巨头的目光为何纷纷向西,落脚“西部之心”?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经济学博士汤继强说,这需要把四川放到世界经济版图上来看。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西部成为了中国经济重要的回旋余地,与之匹配的是产业转移的浪潮、世界巨头的关注。在西部,四川成都的表现最为突出,最能听得懂世界巨头的语言,最早做好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 即使在遭遇汶川地震后,四川对外开放的步伐也没有慢下来。 三年来,四川的资源、市场、产业、人力等优势更加突出,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始终处于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向西扩张,成都是联想的最佳之选。”在成都,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这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他认为,四川这些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落户成都,可以充分利用成都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特殊的区位优势以及科技人才、人居环境、市场空间、交通物流等有利条件,加快联想在中国西部乃至全球业务的发展。 同样,台湾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说,四川虽然遭受了特大地震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但经济发展仍然保持了强劲势头,这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到四川投资发展的信心。 影响 从产业链条到投资环境都在“加速度” 三年来,四川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带来的不仅仅是单个的、局部的、短期的效益,还优化了全省产业结构,形成了新的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最根本、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是扩大增量,同时做优存量。”省招商局人士说,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目前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从前端到终端,从软件设计到硬件制造,从核心企业到配套企业,从研究开发到生产制造,几乎都聚集着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如英特尔、微软、戴尔、IBM、富士康、联想、仁宝、德州仪器、华为、中兴通讯、联发科等。 国际巨头的进驻,促进了我省外贸结构的调整优化。省商务厅透露,四川的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渐向中高技术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外资企业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在产品出口结构中,外资在资源密集型、中高技术产品中的出口比重则都超过了50%。 “外商投资产业流向及投资质量在不断改善。”据省商务厅介绍,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外商在四川投资的主导力量,外资开始由过去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及养殖业、餐饮业的状况,逐步转向机械制造、建材、化工、基础产业交通、通信房地产等领域。 投资商的高度关注,也加速了四川改善和提升投资环境的进程。据省招商局透露,一些重大项目的投资,对投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看重。物流条件、金融服务水平甚至成为项目能否落户的决定性因素。 (华西都市报 记者 石莉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