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财经 查看内容

中江老人弥留之际 将老年公寓“捐”给社会

2011-6-24 08:31| 发布者: 田天| 查看: 1605| 评论: 0|原作者: 姚茂强|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耗时5年,投资1500万元,一座堪称星级的“华和老年公寓”,矗立在德阳中江县通济水库的岸边。它的主要创办者之一、67岁的谢敬华老人,由于癌症晚期,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弥留之际,谢敬华签下了一份重要的协议 ...
    耗时5年,投资1500万元,一座堪称星级的“华和老年公寓”,矗立在德阳中江县通济水库的岸边。它的主要创办者之一、67岁的谢敬华老人,由于癌症晚期,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弥留之际,谢敬华签下了一份重要的协议:华和老年公寓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所有”,一切资产和资金,不属于任何捐赠个人和单位。投资1500万元修建的中江县华和老年公寓,就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形式被“定格”为了社会公益。
    5年投资1500万元50亩荒地变星级老年公寓
    昨日,从中江县城驱车12公里,就来到了位于通济水库岸边的“华和老年公寓”。5年前,这里是50亩荒坡。
    谢敬华的三弟谢敬云说,华和老年公寓就是他们三兄弟投资修建的,大哥谢敬华是主要的出资人。
    2004年,谢敬华从深圳回到家乡,看见通济镇小学六七十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上课,立即捐赠了40多万元,新建了一幢教学楼。
    2005年,谢敬华看到家乡的养老事业落后,就决心在家乡建一座现代化的老年公寓,让家乡的老年人也享受舒适的养老生活。
    “地址很快就选定了通济水库岸边的这块50亩荒地,每亩支付了3.5万元的租金。”谢敬云介绍,老年公寓5年投资了1500多万元,资金主要是由大哥谢敬华筹集。
    谢敬华是沿海一些跨国企业的技术顾问,每年收入很高。这5年一边挣钱,一边投资建设华和老年公寓。
    去年谢敬华检查出是癌症晚期,病情恶化,投资无奈中断。
    为了完成老年公寓的三期工程,谢敬云和开代销店的二哥谢敬和一起,抵押了住房,继续向老年公寓注资。
    公益性收费150多位老人安度晚年
    “大哥谢敬华修建老年公寓,目的是想使这里今后真正成为老年人的家。”谢敬云说,他们三兄弟投在这里的资金,不要回报,更不要盈利,本意就是全心全意地为老年人服务。
    谢敬云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他们现在的收费是每月1400元,请人最低每月就需1100元,剩下的300元,勉强可以解决老人的伙食费。对于这样的老人,老年公寓是需要补贴的。
    华和老年公寓三期工程完工后,已经有270余房间了,目前入住了150多位老年人,有20多名员工为他们服务。
    “别看只有150多个老年人入住,那可是帮助了150多个家庭啊。老人有了安度晚年的地方,子女就可以安心地去工作了,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谢氏三兄弟看待这个问题的眼光十分长远。
    “这么好的条件,才收800元钱一个月,完全是公益性质的。”77岁的陈高蓉,是中江县妇幼保健院的退休职工,和老伴一起住在康园二楼。
    老人弥留之际让老年公寓“定格”社会公益
    “我现在是直肠癌转肝癌了,已经是晚期了,我已时日不多了。”谢敬华十分虚弱,但显得从容和平静。
    谢敬华说,为了保证老年公寓始终以公益性质,为老年人服务,经过再三考虑,建设华和老年公寓的出资人谢氏三兄弟,签订了一份《中江县华和老年公寓补充协议》。协议的“原则纲要”规定:华和老年公寓的一切资产和资金,不属于任何捐赠个人和单位,属社会公益事业所有。
    华和老年公寓属于非营利机构,任何捐赠个人和单位,永远不得提出以及无权分配任何收益,所有收益必须全部循环投入老年公益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中。
    “协议”还规定,谢氏11名后代子孙,共同参与管理,80%的经营回报用于老年公寓的维修与发展,剩下的20%也必须用于其他的社会公益事业。11位谢氏子孙,每年每人只能从老年公寓的回报中领取象征性补助。
    谢敬华说他在有生之年,看到凝聚他一生心血的华和老年公寓,终于永远地成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令他死而无憾了。
    (华西都市报 记者姚茂强)
 

流汗

新奇

难过

搞笑

愤怒

同情
1

感动

高兴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