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华西都市网 门户 直播 成都 查看内容

川大老教授杨抚华走了

2011-8-3 08:38| 发布者: 蔡静| 查看: 2031| 评论: 0|原作者: 程渝 何春|来自: 华西都市报

摘要: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教授杨抚华去世,享年81岁 ●“杨老师治学严谨,教导学生时一丝不苟,他的声音洪亮,他讲课,没人敢闹堂” ●“父亲生病时,也没放下编书、审稿工作,常常是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字都 ...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教授杨抚华去世,享年81岁
    ●“杨老师治学严谨,教导学生时一丝不苟,他的声音洪亮,他讲课,没人敢闹堂”
    ●“父亲生病时,也没放下编书、审稿工作,常常是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字都认真地检查”
    逝者简介
    杨抚华生于1930年,1954年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从事医学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杨抚华是四川省生物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医学生物学组的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教授杨抚华因病于7月30日去世,享年81岁。杨抚华曾主编多部医学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教材,他的学生遍布天下。虽然他的生命停止了,但他的探索还在延续着……
    昨日上午9点,杨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行。
    治学严谨桃李满天下
    事无巨细退休不休息
    “杨老师病重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去看望他,杨老师的心思在学科上,我还说学科有很多课题还等着他主持呢。没想到杨老师那么快就病逝了,对我对学科都是很大的遗憾。”胡火玲介绍,杨老师1995年退休,但他并没真正的休息,每天照常骑车去办公室,呆到中午才离开,他的办公室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杨老师对学科的一切事情都很热心,平时开会,连横幅、字画的悬挂张贴,他都要一一检查,真的是事无巨细。”
    杨成鸥说:“父亲生病时,也没放下编书、审稿工作,常常是一张张照片,一个个字都认真地检查。”
    杨抚华的大女儿说,在杨抚华
    病重期间,还关心着他主编出版的《医学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稿费是否发给供稿作者。
    前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杨抚华家中。楼下排满了哀悼他的花圈,其中大部分都是杨抚华的学生送的。
    杨抚华的二女儿杨成鸥说:“我父亲的学生遍布天下,有远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优秀人士,他们都很尊敬我父亲,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他的学生纷纷发来唁电。”
    前日下午,在杨抚华的灵堂外,胡火玲坐在一张桌旁,静静地翻阅着纪念杨抚华80诞辰的书籍。胡火玲曾是杨抚华的学生,后来又成为他的同事,如今还是他的邻居。
    胡火玲说:“杨老师治学严谨,
    教导学生时一丝不苟,他的声音洪亮,他讲课,没人敢闹堂。后来成了他的同事,有问题也都爱问他,如果遇到他也拿不准的,他就会立刻翻书查询。”杨抚华1995年退休,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带过的学生遍布全世界,称得上”桃李满天下”。
    为人低调性情很随和
    杨抚华的一丝不苟,也表现在生活上。胡火玲说:“杨老师给学生最深的印象,就是整齐的衣着,他以前爱穿中山服,衣服折痕总是笔直的,让人一看就觉得肃然起敬。”
    在女儿女婿眼里,杨抚华是个慈祥低调的父亲,他的女儿都说:“父亲为人很低调。”大女婿也说:“岳父不大爱说话,但是很随和。”
    杨成鸥说:“父亲平时生活上很简朴,但对新潮的事物也很赶潮流,他10年前就开始用电脑了。”
    杨抚华的大女儿说:“父亲是因为心衰而死,但他去世时是安详的,因为他的儿女、孙子、重孙都陪伴他度过了最后一程。”
    胡火玲是唯一一个送走杨抚华的学生。7月14日,在杨抚华最后清醒的时刻,他平淡地对胡火玲说:“我要去见你师母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实习生何春摄影报道)



流汗

新奇

难过

搞笑

愤怒

同情

感动

高兴
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