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埋怨春节回家一票难求时,被称为“恐归族”的一些人却在新浪微博上表达关于春节回家的烦恼和恐惧。博友们纷纷晒出恐归的理由,更有人总结出“春节恐归五大怕”等博文,被广为转发。
归还是不归?这最多140个字的博文,能否载起春节回家的种种纠结?
微博“恐归族” 怕父母逼婚,怕往来人情债
昨日上午,蓉城雨夹雪,在红星路一家写字楼上班的蓝静(化名)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坐在旁边的一个同事正小声地打电话,哀求一个熟人为自己搞一张火车票。和寒冷的天气相比,春节的氛围愈显浓厚。打开自己的微博,蓝静却写下了一条“今年,我成了春节‘恐归族’,不想回家,就想一个人呆着。”
大学毕业已经四年多,从山东来到成都,蓝静努力地工作着。2010年,为了让自己彻底在这座城市扎根,东拼西凑,蓝静在父母的帮助下,在东二环上买了套60平方米的小房子和一辆小车。这不仅折腾完了4年积蓄,而且每个月养车养房的费用占去了工资的一大半,算上生活费,只能是勉强够用。
以往春节每次一回去,大伙都要问长问短,“每个月赚多少钱?什么时候结婚……”这些好心的关怀,让蓝静颇为难受。且不说经济压力,来回的车票、给亲戚的红包、年货……基本上一年的年终奖就“废了”。最头疼的还是感情压力,快27岁的蓝静最近两年遭遇频繁的逼婚。过年见了爸妈,更是一脸酸涩。作为“剩女”,蓝静心里犹如压了一块沉重的石头。
到底归不归 尽孝心多沟通 春节才能更放松
“恐归族”已经成为新浪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和蓝静一样,越来越多的人“春节恐归”。在新浪微博输入“恐归族”一词,会“蹦”出1400多条微博言论。网友纷纷在微博上晒出自己恐归的理由。而在各种论坛上,很多网友都在征集不回老家、不一样的过年方式。拼年夜饭、拼出游……这些“春节不归家”帖子,始终透露着愁绪和冷清。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认为,春节回家团聚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沿袭的传统,因此被赋予了很多沉重、厚重的情感。加上现在回一趟家,也许根本无法放松,先是春运的压力,然后回到家,频繁地走亲访友等,都会让在外打拼的年轻人越来越害怕春节回家,因此“恐归”的情绪可以理解。
但是,常回家看看父母,是子女应该尽的孝道。而父母的思想也应该更为开明一些,时代在进步,子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不用过于操心,比如逼婚等大可不必。而在人情礼节方面,也应该量力而为。这样,春节才能真正是家人团聚、身心放松的节日。成都商报记者 柯娟
博文倾诉“春节恐归”
博友“越記_lee”:就是不要回家,呆公司一个人挺好的,够静。不要过年碰见人就说一堆客套话,不要过年喝得昏昏沉沉,更不要大过年还给家人训斥,被一堆亲戚盘问怎么还是没带女朋友回家。
博友“晓志集团”:一家三口车票400元,在外工作几年了孩子都有了,回去不能空手吧,买点什么得1000元吧,亲戚朋友不能不走吧,就算10家,每家200元,得2000元吧,朋友同学聚聚会得几百吧,这样就是5000元了。现在工资去了房贷,高消费,一个月能剩几分啊,实在不敢回家过年。
博友“淡定浮云”:春运累啊,一些人因此成为恐归族。值得安慰的是现在通讯发达,可以过一个电话年,网络年,一家人在异地可以像开视频电话会一样在空中团聚,低碳环保。
博友“昵称”:春节不回家,不是因为不爱家人,是因为家人太爱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