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发布了成都市物业管理服务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成都物管规模达到2.5亿平方米,位列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与此相对,公众对物管满意度已降至4年来新低,2011年上半年物管行业满意度仅为77.33。成都所有物管企业中,认为实现盈利的企业不到一半。 现状:成都成为物管第三城 成都物管业在全国起步较早,已有20余年的历史。截至2010年底,成都市共有物管企业1172家,经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53家。15万物管从业者,已经深入市民工作、生活,他们活跃在住宅、写字楼、公共建筑、景区等地,实施物业管理的区域数达到5500个。 目前,成都物管面积以每年1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物业管理规模达到2.5亿平方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三,成为物管业第三城。居民物业管理费支出逐年增加,2010年成都市人年均住宅物业管理费支出114.23元,比2009年增长13.0%。 同时,成都物管业也出现了经营规模偏小的情况。调查显示,物管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约占四成,5000万元以上的不到一成。79.5%的企业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小规模经营和规范化运作程度不够,使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成都物管业发展瓶颈凸显。 经营:自认盈利企业不到一半 成都调查队近期对部分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调查显示,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约半数以上企业认为自身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其中,“亏损”和“基本持平”的占51.3%,“盈利”的占48.7%。相关物管公司表示,物管协议一签就是3到5年,其间物管费很难上调,“物价、员工成本接连上涨,想盈利确实比较难。”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物业管理服务业劳动成本影响较大。”成都调查队相关人士分析指出,材料费、水电费上涨,使物管的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成本有不同程度增加。 数据显示,2011年1-5月成都市限额以上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亏损额为6477万元,2010年同期亏损额则为4345万元。今年前5月,成都市限额以上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亏损面达42.4%。 物管业高度发达的成都,为何众多物管企业都在喊日子不好过?调查显示,有71.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业主欠费率高;近五成企业认为是代收代缴水电气公司不付服务费,相反还要垫付周转金;认为是开发商低物管服务费售楼、物管公司恶性竞争、公司规模小,管理及人工成本高等三方因素的各占43.6%。 解决:建管分离提高附加值 自家楼盘自家管,成为成都物业管理市场的一大特色。“建管不分,物管企业承接了开发商积沉的矛盾,造成了物管费收取难。”成都调查队相关人士表示,部分开发商出于开发项目的包装,对物业服务夸大宣传和盲目承诺,业主入住后将矛头直指物管企业,从而引起纠纷。调查表明,69.2%的物管费纠纷是因开发商遗留问题得不到解决引发。 业内人士表示,成都未来应完善建管分离,各类小区可通过招标方式选聘物管企业,业主也应深入了解物管难处,增强相互之间沟通。同时,物管服务企业应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物管就是打扫清洁的观念,注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实施品牌化、优质化服务,获得高附加值。 |